海南文昌孔廟
日期:2016/12/14 12:51:3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文昌孔廟一景
文昌孔廟始建於北宋慶歷年間,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址於文城鎮文東裡20號,總面積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海南第一廟”,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史料記載,1042年,文昌在舊縣治所在地安知鄉何恭都潭布村(現文昌東路鎮下路橋南)的縣衙旁建起了海南地區第一座孔廟。
1331年(元至順二年),文昌縣治遷往奉化鄉北山都。文廟也遷到了這裡,並落戶在縣治的右側。或許是明代將元代的“尚右”觀念改為“左為尊”,1375年,文昌知縣趙文炳將其遷至縣治左側(今址)。
文廟平面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庭院寬廣。前庭中軸線上布有棂星門、泮池、狀元橋和溫文爾雅的孔子全身塑像。後院主建築為大成門和大成殿。大成殿外寬闊的平台稱祭台或拜台,供祭祀時樂舞及行禮使用。大成殿屬框架式木結構,重檐歇頂,古樸莊重,殿內正中供著孔子坐像,孔子像兩旁是顏回、曾參等"四配"和“十二哲”的牌位,孔子像上方有“萬世師表”等牌匾。
文昌孔廟是中國惟一一座不朝南開大門的孔廟,據說是因為老文昌人曾經立誓:若文昌未出狀元,孔廟就不開大門。文昌一直沒有狀元,孔廟就至今沒有大門,只有一左一右兩個側門。
文昌孔廟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兩代建築工藝和啟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圍,深深地吸引著莘莘學子、海外華僑和國內外各界游人。
推薦閱讀:
廣東化州孔廟
吉林葉赫古城
貴州荔波鄧恩銘故居
洛陽呂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