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綿陽越王樓

綿陽越王樓

日期:2016/12/14 13:10:2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越王樓

    好景須入畫。千百年來,越王樓以其獨有的風姿,吸引著古往今來的無數畫家,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宋代的趙伯駒、元代的李容瑾和清代的張延彥等,這座千古名樓,在他們筆下變成了一幅幅傳世名畫,讓越王樓得以在真身無存的歲月裡,以另一種方式“活”在世人眼前。

    8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越王樓,在一樓的大廳裡,看到了兩幅名畫,一幅是宋代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宮圖》,一幅是元代李容瑾的《漢苑圖》。據相關專家考證,這兩幅作品畫的都是越王樓,不過這兩幅都不是真跡,而是影印品,真跡分別藏於日本大阪美術館和台北故宮博物院。

    元代“界畫第一人”、成都人李容瑾所作的《漢苑圖》,樓台亭閣依山傍水,回廊水榭古樹環抱,遠山近嶺溟蒙渺妙,蒼渾秀潤,頗具當年越王樓的神韻,不愧為稀世傑作,畫上數方乾隆、嘉慶、宣統御覽諸玺和清代內務府收藏印,更彰顯出此畫的“皇家氣派”。因為明清時期該畫被稱作“樊宗師越王樓詩並序詩意圖”,因此人們普遍認為,這幅畫上的景致,就是綿州越王樓。

    另一幅畫上本無款識,據傳為宋代著名畫家郭忠恕所作的《明皇避暑宮圖》,因畫幅題簽“郭忠恕越王宮殿圖,穰梨館藏”,又因圖中所繪建築物與考古發掘的古越王樓頗為吻合,且周邊形態與杜甫、陸游等詩人筆下描述的並無二致,故而被專家認定此“明皇避暑宮”正是古時的綿州越王樓。畫家筆下的越王樓儀態萬方,聳立於涪江之濱,長廊回繞,重軒相疊,周圍的建築群布局嚴謹,雍容華麗,極具大唐風采,讓觀眾如臨其境,流連忘返。

    近幾年來,隨著越王樓的“盛世重光”,越來越多的畫家紛紛慕名而來,競相描摹,越王樓在他們筆下,更加千姿百態,意蘊無窮。綿陽本土畫家龔學淵便是其中之一,這位以畫仕女圖而飲譽海內外的“蜀中龔美人”,用大寫意的手法,生動地再現了古風古韻的越王樓與現代化都市的情景交融,畫面清朗靈動,意境悠長高遠,被不少人稱為當代越王樓書畫的代表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