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川古鎮
日期:2016/12/14 13:23:1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漫川古鎮,位於山陽縣城東南74公裡處,以地貌廣大,水域寬衍而得名。古稱豐陽關、豐陽川,又稱蠻子國。清為裡,民國為鎮。
古鎮地跨陝鄂兩省,為陝西東南首鎮。現存文物古跡有騾幫會館、北會館、武昌會館、千佛洞、蠻王洞、喬村古文化遺址等是陝西省保留最完整、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尤其騾幫會館雙戲樓結構嚴謹,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氣勢恢宏,對研究我國明清建築藝術具有很高價值。
一條青石鋪築的小巷,一街兩邊雕梁畫棟的古建築,一聲聲柔腸軟語的問候,一群群婀娜多姿穿街走巷的青春少女,構成了漫川關古鎮特有的風貌。
千年歷史千年烽火不熄,堯服南蠻“丹水之戰”的硝煙未盡,秦楚爭霸的戰火又起。南北朝時,短短百年間,漫川郡縣六次更名,每次的變遷無不與戰火相連。朝秦暮楚”的典故源於此地。
昔日的漫川關曾有“水碼頭百艇聯樯,旱碼頭千蹄接踵”的輝煌。宋元以後,金錢河水運開通,境內土產山貨和江南手工制品均以漫川為集散地。清代以後,由於水運的發展,漫川關便自然而然地成為陝南商貿重鎮。因而,漫川居民的商品意識是從1600多年前就培養起來的。市區內保存至今的“騾幫會館”、“武昌館”、“北會館”、“鴛鴦雙戲樓”等古建築群和“黃家藥鋪”、“蓮花第”等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民居,“板鋪門”、“蠍子街”、“石子路”無不在敘說著漫川關昔時的繁華和特有的秦風楚韻。
旱碼頭是騾幫和船幫交易的中心市場。每年三月三為騾幫交流會,要在鴛鴦戲樓唱大戲;五月端午是船幫會館交流會,水碼頭賽龍船,旱碼頭唱大戲,繁榮商務。商貿流通使得南北文化在漫川充分融合,形成了漫川關獨特的文化特征。而今的漫川關人,既有北方人的剽悍耿直,又有南方人的溫婉多情,待人接物熱情大方,巧言善語,孝老愛親,重禮儀。家家後生英俊多才,戶戶姑娘水靈聰慧,著名作家賈平凹也不由地稱贊陝西美女在漫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