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遵義會議會址

遵義會議會址

日期:2016/12/14 12:44:1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遵義是貴州北線旅游的中心,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歷史悠久,唐代即稱遵義縣,南宋時播州治所遷於此地,並修築城垣。

  著名的遵義會議會址坐落在遵義市紅花崗區紅旗路80號。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到達遵義,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走上正確的航道。解放後,國家重新整修了遵義會議會址、毛澤東長征在遵義駐地、紅軍烈士陵園和婁山關等紀念景點。 
  1957年7月1日,“遵義會議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正門“遵義會議會址”匾額為毛澤東於1964年手書。 
      這裡原是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官邸。紅軍占領遵義後成為紅軍總部所在地。1935年1月,中國紅農紅軍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突破烏江天險,占領了貴州遵義。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重新肯定了毛澤東的軍事路線,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確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小組,負責軍事指揮,選舉了張聞天為總書記,主持日常工作。遵義會議開始了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新的領導,從而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 
     當年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樓房主客廳的二樓上舉行,室內按當年會議室原貌進行布置。室內正中放著一張深紅色的長方形大木桌,桌子四周擺著一圈籐椅,桌下還放著一個八角形的炭火盆。天花板正中,懸掛著一盞圓形瓷罩的“洋油”燈。東壁掛著一架木框鏡面的自鳴鐘,還有兩個壁櫃;兩壁是一排明亮的玻璃窗。“遵義會議輔助陳列室”緊挨遵義會議會址,這裡原是紅軍總政治部舊址。 
     現展出的200多件陳列品中,有1935年1月遵義會議期間《紅星報》對遵義縣革命委員會成立盛況的報道,還有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遵義會議會址的照片和題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