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

日期:2016/12/14 12:48:1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茂陵是漢武帝的陵墓,距興平縣城東15千米。西漢時,茂陵地屬槐裡縣茂鄉,武帝在此建陵,故稱茂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漢王朝達到了強盛的頂點。武帝即位後的第二年(前139年),開始修建茂陵園,在漢諸陵中建築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埋藏珍奇寶物最多。《漢書。貢禹傳》載:"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瘗藏之。":相傳武帝身穿的金縷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讀的雜經30余卷,盛於金箱,也一並埋入。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築成,形似覆斗,顯得莊嚴穩重。今實測,陵高46.5米,頂部東西長39.5米,南北寬35.5;墓冢邊長240米,陵園呈方形,東西牆垣430.87米,南北牆垣414.87米,城基寬5.8米。當時陵園有許多殿堂、房屋等建築,僅陵園管理人員就達5000人。茂陵東南營建軍了茂陵縣城有27.7萬多人居住,當時較繁華。

    茂陵周圍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等陪葬墓。霍去病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58年在這裡建立了茂陵博物館。霍去病是西漢時期著名的青年軍事家。18歲隨衛青出征匈奴,曾先後6次出擊,終於打敗了匈奴入侵者。因功高封為大司馬骠騎將軍冠軍候。霍去病死時僅24歲。為了紀念位這位青年將軍的赫赫戰功績,漢武帝特為他修建了這座墓冢,形式象征祁連山、並雕刻各種巨型石人、石獸作為墓地裝飾。這些大型石刻有馬踏匈奴、臥馬、躍馬、石人、伏虎、臥象、臥牛、人抱熊、怪獸吞羊、野豬、魚等15件。尤以馬踏匈奴最為有名。這批石刻題材新穎、生動逼真、雕刻簡煉濃厚,高度體現了漢初沉雄、博大的時代精神和藝術風格是我國目前保存的古代成組大型石刻藝術的傑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