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村正在消失。

青石板古巷被挖得面目全非。
大鵬新區的西湧海灘位於深圳海岸的最東端,素有深圳最美的海灘之稱,海灘後面約900米處,有一處古老的漁村——鶴薮[sǒu]村,已有上千年歷史。然而,隨著西湧海灘聲名鵲起,來此旅游度假的人越來越多,鶴薮村與新區的較場尾一樣,客棧如雨後春筍般興建起來,連那些古民居也不能幸免,被無序改建,即將消失。
漫步古巷感受滄桑
鶴薮古村位於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西湧社區,它南臨西湧海灘,北靠七娘山。古村距離西湧海灘僅有900余米的距離,古老的門樓仍保留至今,當年出海歸來的漁民們,就是從海邊的沙灘上,熙熙攘攘地一路走來,然後經過門樓回到家中。
古村房屋是典型的嶺南建築風格,整個村莊規劃整齊,格局清晰,青石小巷四通八達,幽靜潔爽。漫步古村小巷,腦海裡首先跳出倆字:滄桑。在這片散集著古老的建築群中,青石板鋪就的小徑,貫穿整個村落。在古巷中慢行,如穿梭漫長的時光隧道,一些被記憶剪碎的舊事,和著古舊氣息,讓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這座偏居繁華都市一隅的鄉村,放逐一條條如此幽深的小巷,讓你可以目不斜視地穿行於浮生流年。在小巷,於腳底一寸寸地丈量時光,那份滯留於隔世古典氣息裡的不捨,直抵心脾。直到巷口村墅探出的一些細微動靜,把你帶回古村的現在。
能夠感受到古村落歷史風情的還有四眼古井。在村口,記者看到一眼石砌古井,直徑約一米,水面幾近井口,涼意陣陣,深不見底。據了解,當年村民都是取古井水食用,現在,有人在村口種了黃瓜等蔬菜,從井中取水用於灌溉。
鶴在此築巢為家
按當地老人的說法,古村原來風景優美,經常可以看到有鶴在此盤旋不去,於是便起名為鶴數(音同),那是一個寫起來非常繁瑣的古字,沿用多年後逐漸淡去,後改為“薮”字。知情人在地上給記者書寫那個筆畫繁多的“數”字,它和巢字同意,鶴薮即鶴在此築巢為家。我們查過所有的字典,都找不到那個字了。而正是這個再也查詢不到的字的典故,更加印證了該村落歷史的久遠。在村內協天宮內,記者看到一塊石碑,上面記載,劉姓宗室內元朝來此,粗算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據相關歷史記載,協天宮於明萬歷年間修建,宮內有碑刻村記,原來擺放在此的光緒九年的老石碑,現已存放至深圳博物館。此外,對於鶴薮村名字的由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老年人稱,在古代,鶴有位重之意,據傳村內曾經有高官在此生活過,所以村莊才能得此雅名。當地居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共有劉、徐、陳、袁等12個姓氏。如今,古村裡只留下不足10戶人家,而且多為老人。
古村曾為南澳最大村落,北方是一座礦山,據傳含鐵豐富,當年日本侵略中國時,曾從海上侵入,在山上打了好多洞,意圖開采,最後不知什麼原因,空手而歸;東邊為尖峰頂;西邊則是雲霧缭繞的七娘山,據村中蜂農鄭叔介紹,大約40年前,村民還在山中親眼見過老虎。
千年古村正在消失
前不久,記者再次來到鶴薮村探訪時,卻發現古村一派大興土木的景象。
原來整潔的古村到處散落著沙石紅磚,小巷古舊的青石板被人挖開,巷道變成了溝壑。原來古樸幽雅的青磚牆面,被塗上各種顏料,變成現代的風景畫。一些房屋牆壁被推掉,代之是現代客棧的櫃台,施工的工人說是搭建啤酒屋。有些老房子干脆被推掉,片瓦無存,空出來的地方砌上水泥灶台,據說是修建的燒烤檔。
古村,被弄得面目全非。
原來鶴薮村近年來因為西湧海灘聲名鵲起,當地客棧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旅游旺季游客的需求,為此,該村與外地老板合作,計劃將整個古村改造成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