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革命遺址
日期:2016/12/14 12:44:1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瑞金革命遺址及紀念館在江西省瑞金縣。1931年9月,中國共產黨蘇區中央局遷駐瑞金。同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同時組成了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1933年 1月中共臨時中央局及其他部門由上海遷駐瑞金。從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黨、 政、 軍、群等領導機關全部設在這裡,瑞金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和全國各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中心。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瑞金革命遺址包括葉坪、沙洲壩等地的舊址和紀念建築物共15處。
葉坪在城東北 5公裡。1931~1933年中共中央駐此。革命舊址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以及紅軍烈士紀念塔、紀念亭、博生堡、公略亭、紅軍檢閱台等,此外,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舊居。臨時中央政府舊址原是謝氏宗祠,建於明代,磚木結構,分前後二廳,中間為天井。1931年在此召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告成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內部以木板隔成15間,作為各部委辦公室。中央蘇區中央局舊址原為私宅,建於1922年,土木結構,分前後廳,中間為天井,廳左右各有側房。紀念塔、紀念亭等均是1933年動工興建的,上面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的題詞和題字。
沙洲壩在城西南5公裡。1933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由葉坪遷此,分住在周圍的元太屋、 老茶亭、 烏石砻、下肖、棗子排等村。現存舊址有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共臨時中央局、少共中央局、全總執行局等舊居及中央大禮堂。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舊居在元太屋,建於1876年,為舊式祠堂,土木結構,懸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中間為天井,兩側各有廂房一間。毛澤東、徐特立、謝覺哉等領導人住此。中央大禮堂在老茶亭村,建於1933年,土木結構,面積約1530平方米,內有固定戲台,四周開17門,辟百頁大窗,上下兩層可容納2000多人,正門上方嵌紅油漆塗飾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國徽圖案。左側建有回字形防空洞。
中央軍委舊址在烏石砻,建於1922年,原為私宅,土木結構二層樓房,懸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中有天井,左右有廂房。朱德、周恩來、劉伯承、葉劍英等領導人住此。中央局舊址在下肖村,建於1879年,原為私宅,面積 1138 平方米,分上下廳、前後正棟、左右橫屋,共有 5個天井、32個房間。廳堂主體為磚木結構,其余部分為土木結構。各廳堂之間有巷廊相通,屬典型的江南“一堂兩橫式”建築。少共中央局舊址在下肖村,建於清乾隆年間,原為祠堂,土木結構,二層樓房,由正廳、左巷廊和廳房組成。總工會執行局舊址建於清光緒年間,原為私宅,土木結構,由32間房和三條洞水組成。劉少奇、陳雲等領導人住此。
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葉坪紅軍烈士紀念塔、紀念亭、博生堡、公略亭、紅軍檢閱台等建築及沙洲壩大禮堂和烏石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均遭到破壞。1953~1959年對舊址進行維修和復原,同時建立了博物館。1983~1985年再次全面修繕,大部分舊址都有專人管理。
博物館 該館收藏文物 10265件,其中一級藏品45件,二級藏品90件;史料 10220份;圖書、雜志2000多冊。這些文物資料,反映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從事革命活動的事跡,記載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一方面軍的斗爭歷史。
該館建有一座輔助陳列館,面積約1828平方米,舉辦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文物展覽”,展品 800多件,其中文物 60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