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日前在西安市長安區發現一座大型秦國陵園遺址,經過考古勘探與發掘,認定墓主為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後。該陵園布局完整、規模宏大、保存較好,是迄今為止發掘過的規模最大的戰國秦時期陵園建築遺址。
據了解,整個陵園南北長五百五十米、東西寬三百一十米,占地面積約兩百六十畝。園區外設兆溝,內築夯土圍牆,四面圍牆中部各置一門,建有門阙。園內有隔牆將陵園分為南北兩區,隔牆中部開設一門。其中北區南北長四百一十米,有帶四個斜坡墓道的“亞”字形大墓一座,墓道旁分布了十多座陪葬坑;南區有房屋建築和灰坑(或祭祀坑)遺跡。
據專家介紹,這座大墓坐西朝東,深達十五米,墓道東西長約一百四十米、南北長約一百一十三米,墓室面積有一百多平方米。被盜嚴重,代表墓主人高貴身份的木質棺椁已被完全焚燒,考古工作者僅僅在墓道內發現秦‘半兩’銅錢、泥質灰陶缽、夾沙紅陶釜殘片等;在一條現存長達八米的盜洞洞口處,還發現幾十塊用於禮制或裝飾的玉壁、玉餅等玉器,以及殘損的大型蠶形壺等陶器、青銅器等。
在試掘兩座陪葬坑時,考古工作者還發現了皇帝級別的六匹馬拉的兩輛馬車,即著名的“天子駕六”,是高規格的禮制行為。而諸多玉器、金銀器和刻字陶器等相繼出土,特別是陶文“私官”二字的出現,進一步堅定了有關墓主人是秦始皇祖母的認知。因為“私官”一職,是管理太後、皇後與太子事務的官員。
此間業內人士指出,該墓葬是迄今已發掘的“中國第二大墓葬”,也是最大的具有四條墓道的墓葬,其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對於研究中國古代陵墓制度變遷、尤其是秦始皇陵墓的建設與規制等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