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竟然有八大懸空寺,沿壁而建 巧奪天工
日期:2016/12/14 11:43:2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懸空寺,古代建於懸崖峭壁上的建築群(寺廟、宮殿等),集美學、力學、宗教內涵於一體,算得上是建築史上的一朵璀璨明珠,古人的智慧著實令人佩服。而說到懸空寺,絕大多數人想到的是恆山上的懸空寺,其實在我國大江南北,共有八大懸空寺。(圖為恆山懸空寺)
1.恆山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上,恆山十八景中的“第一勝景”,是我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該寺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外看只有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呈“一院兩樓”般布局,總長約32米,樓閣殿宇40間。
2.大慈巖懸空寺:位於浙江省建德市有“浙西小九華”之譽的大慈巖, 遠遠望去像一副玲珑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是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理論建設的。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上只是由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從而使懸空寺外貌驚險,奇特、壯觀。
3.蒼巖山懸空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陉縣蒼巖山,名為福慶寺,是一座依山而築、臨景而置的古建築群,距今1400多年,橋樓殿是福慶寺主體建築之一。橋樓殿修建在高達二十多丈、南北對峙的懸崖絕壁上,這裡飛架著單孔弧形石橋三座,其中兩座橋上,建造了形制相同、大小有別的兩座建築,即天王殿和橋樓殿。
4.西山懸空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郊15公裡的西山南面的羅漢山上,名為三清閣,九層十一閣道觀建築群,層疊嵌綴於懸崖絕壁之上,成“懸空寺”險境。半壁起危樓,嶺如屏,海如鏡,舟如葉;九秋臨絕頂,洞有雲,崖有泉,松有濤。
5.甘露巖寺: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大金湖西岸,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獨特結構建於巖壁間,被譽為“南方懸空寺”。甘露巖是隱藏在懸崖峭壁上的一個天然洞穴,高有80多米、上部寬和深30余米,但下部寬只有10多米,古人把這地理上劣勢變為建築上的優勢,用一根根粗大的柱子落地,撐托起了四幢重樓疊閣。
6.娲皇宮: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涉縣中皇山上,是神話傳說中女娲娘娘煉石補天,抟土造人之地。始建於北齊時期,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而北齊遺跡,僅留石窟與摩崖刻經。每年農歷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是女娲誕辰,全國多地的人以及海外華僑前來祭拜華夏族人文先始。
7.西寧懸空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北山,始建於北魏,古稱北禅寺、土樓觀,發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裡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稱,紅崖間殿宇高懸,棧道回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塑有佛道諸神像,被稱為中國第二座懸空寺。
8.朝陽山懸空寺: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城西5公裡朝陽山半山腰處,寺依山建造,絕壁而生,飛檐凌空,遙望如空中樓閣。北靠朝陽山,青松翠柏及奇花異草在太陽光照射下,如彩鳳當陽,翠盤捧日。附近有許多景點,如千佛洞、九龍柏、淚石、飲馬泉、聖儒峰、王莽洞、蓮花壁等。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來源:行者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