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完善古建築防控體系確保零火災
日期:2016/12/15 1:21:3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五台山風景區作為大型古建築群,有旅游景區3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寺廟124座。山西忻州采取三項措施,構建良好高效的防火體系,保持寺廟群連續20年未發生一起火災,有效確保了古建築群安全。
一、加強部門聯動,搭建合作型防火平台。“九”部門聯合部署工作。政府重視消防安全工作,逐級逐層逐項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強化安監、建設等9個相關管理部門消防安全監管職責;將文物古建築消防安全工作納入領導政績考核、平安創建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內容;嚴格落實消防隱患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區政府組織公安局等9個部門每年定期召開消防工作推進會,部署景區防火工作。2011年全年,召開聯合執法會議5次,召開戰役推進會議10次。“十”警種聯合開展排查.五台山消防與公安局10個警種聯合分組,在重要的節日,對菩薩頂等7個重點寺廟進行24小時執勤;派出檢查組3個,警力30人,檢查社會單位31家,發現問題12處,整改問題12處,檢查小單位小場所145家;以景區、寺廟和酒店為單位劃分90個網格戰區,組織17個專項行動執法組,200余名執法人員對124家寺廟、76家銷售香、蠟燭商店定期開展專項執法行動20多次。共檢查收繳不規范香盒3萬余盒,蠟燭1500余盞,各類煙花爆竹3426箱。消防部門以鄉鎮、街道為單元劃分“大網格”2個,以行政村、社區為單元劃分“中網格”33個,行政村、社區內劃分的責任片區“小網格”33個;成立專門消防管理組織的鄉鎮數2個,鄉鎮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4個。共檢查50多次,專項整治4次,發現隱患2360處,督促整改2188處。“多”方式隱患自查自檢。五台山景區政府成立自查自檢小組,到各單位檢查消防安全工作20余次,各單位推選3名消防安全志願者開展互查互糾行動每月一次;寺廟招聘消防安全志願者94人組成7支巡防隊伍,對景區寺廟檢查200多次;同時在廟門口售票處設立47個燃香查處點,進行管理;成立村民安全三人小組33個,做好村消防自檢工作。
二、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全民消防”氛圍。重視媒體輿論影響。五台山電視台對重大消防監督檢查情況進行跟蹤報道,並開設“每日消防”欄目,循環播出消防知識視頻500余次;人民日報、人民公安報等13家中央級媒體進行消防工作專題報道,中國人民廣播電台對執勤情況進行連線直播報道6次。強化游客責任意思。針對游客抽煙以及攜帶易燃物品的不確定性火災隱患,五台山消防對22個旅行社的104名導游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3次,在景區各大賓館、景點和入山口處懸掛條幅98條,利用景區LED顯示屏滾動播發宣傳標語76處,張貼消防安全公約86張;共發放宣傳資料50000余份,發送消防短信500余條。提高寺僧居民覺悟。通過對公安派出所民警,鄉鎮、農村“兩委”負責人,寺廟僧人,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和學校管理人員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30余次;購置消防巡查車,利用車載廣播和LED屏進行消防知識宣傳100多次;充分利用五台山佛教協會定期召開例會的條件,定期召開會議研判寺廟火災形勢,及時反饋發現的火災隱患300多處。
三,加強基礎建設,打造長久性安全屏障。優化景區消防環境。景區政府對寺廟中30多處建築構建表面塗刷或噴塗防火材料,提高耐火極限;在古建築及其附近施工、維修時盡量用非燃燒材料或阻燃材料;對30多處古建築周圍亂搭亂建及時予以整改;做好景區清掃工作,經常清除古建築附近可燃物;做好47座寺廟的避雷工作。
控制景區用火用電。防部門查處擅自施工5起,沒收大功率電扇,加熱器20多個,液化氣、煤氣罐30多個。加強火災預防措施。禁止在古建築物內使用液化氣、煤氣;做好冬季取暖用火的監督管理,嚴格用電管理,古建築內安裝電氣線路必須經政府部門和消防機關批准,並派專人查看,遠離可燃物;禁止使用大功率取暖設備、加熱設備。加強消防隊伍建設。五台山政府針對景區特點特配置消防摩托1台,電瓶消防宣傳車1台,細水霧皮卡車1台,提高部隊“硬實力”。;消防部門扎實開展“六熟悉”和滅火預案制作,開展演練90多次,有效提高了實戰能力,為五台山風景區的防火工作的樹立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