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老地方新玩法 到貴州走訪古鎮村寨

老地方新玩法 到貴州走訪古鎮村寨

日期:2016/12/14 10:22: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國旅總社國內旅游部副總經理 孫立群:
    一直以來,對於北京游客而言,貴州旅游由於機票價格和當地交通等因素制約受到了一些限制,游客的選擇主要是包含黃果樹瀑布等景點的經典線路,不過,近年來南江峽谷、西江苗寨、屯堡古鎮等地逐漸興起,吸引了許多愛好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的新游客。
    貴州旅游中名氣最大的恐怕莫過於黃果樹瀑布了,還有許多人是奔著酸湯魚、辣子雞等讓人垂涎三尺的貴州美食去的,然而地處西南一隅的貴州,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深度挖掘的文化。
    屯堡古鎮 “明代歷史活化石”
   
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以及平壩縣、鎮寧縣一帶,居住著二十余萬特殊的漢族人,很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消失已久的漢族風俗在這裡卻依然存在,很多我們已經不熟悉的中古漢族文化在這裡呈現出最常態的場景,這裡有著六百年的明代文化遺存,這裡就是屯堡。
    屯堡源於明初朱元璋的調北征南事件。明初時,朱元璋調北征南,在這裡大量屯兵,兵士多為來自江浙的漢族,據說當時有多達三十萬人在這裡屯駐下來,朱元璋恐怕不曾想到,這一屯竟為後世屯下了六百多年的明代歷史文化。屯堡文化很有特點,自成一格,它不同於其他漢族文化,也不同於本土少數民族文化,它是相對封閉的明代文化遺存,體現在語言、服飾、建築、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
    屯堡還是一個石頭的世界,堅固的石頭在當年對於構築軍事防御性質的村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屯堡到處是石頭的建築,腳下踩著的是石頭,伸手摸到的是石頭,眼睛看到的是石頭,大到圍繞屯堡的城牆和碉堡,小到磕鹽的鹽罐,這一切,真是把石頭工藝發揮到了極致,無不令人感歎稱奇。
    西江苗寨 “露天文化博物館”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是一個完整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的地方,若是對少數民族歷史和文化感興趣的游客,來這裡必然會收獲頗多。有人評價西江苗寨是一部苗族發展的史詩,是一座展現苗族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西江苗寨坐落在美麗的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苗族百姓們在苗寨上游地區開辟出了大片的梯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苗寨、梯田、農人相映相諧,形成了濃郁的農耕文化與優美的田園風光。在這裡,由於耕地資源有限,苗族居民利用地形特點,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在半山建造了獨具特色的吊腳樓,上千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栉比,蔚為壯觀。苗族居民根據自己的信仰和習俗,還在每個村寨的坡頭種植了成片的楓樹林作為護寨樹,也成為當地重要的自然景觀之一。除此之外,具有苗族文化和建築特色的風雨橋,苗家精美的服裝和銀飾,都是造訪西江苗寨的游客不可錯過的內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