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干將劍藏身南京博物院?

干將劍藏身南京博物院?

日期:2016/12/14 21:40:4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r}4J0Ij'a0轉自蘇州古建網

1^n g|6~2D3HU0 99古建網!y[k2N:t,W0ma;U

重鑄干將劍活動引爆重磅發現

CO(t/E%A2DJ jQ0

[~-h;H3dKN0干將劍藏身南京博物院?

|zmH!g4D7]QG0

V;nm-~C!GDW0千古之謎能否解開?專家今赴南京第一次看劍99古建網M i$bl1y3k6|

99古建網9{h^6l`#{k]Z

由姑蘇晚報和金海鷗創作設計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重鑄干將劍”大型活動自開展以來,引起全國范圍內極大反響。昨天,傳來一個既令人震驚又令人興奮的消息:現存於南京博物院,由江蘇六合程橋一號墓出土的Ⅰ式劍,極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干將劍!

v:z(T%V;\se%i G6p0 99古建網NkmrV.P"{?3Xgn

今天,蘇州市文保所所長陳瑞近、金海鷗和本報記者一起赴南京博物院,會同南京博物院青銅器研究專家一起對這把劍做初步研究考證。

iBd#|4R0q0 99古建網!S@4YN)bp/q)d

外形尺寸證明是吳國劍

6]9H@4j$I3g*c+G/Q/I\0 99古建網&Li*Mt3O]1W4t

“重鑄干將劍”活動開展以來,蘇州工藝大師金海鷗也一直在為鑄劍做准備,到全國各地去尋找吳國劍、青銅劍和干將劍的資料,讓金老師忙得不亦樂乎。而工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本考古雜志上,金海鷗意外發現在一張寶劍的圖片上,劍身的紋飾和他心目中的龜紋極其相似。這把劍就是出土於江蘇六合程橋一號墓的Ⅰ式劍。

jpG2u@N_B ?$z|0

y)[$P~'CD#P i0金海鷗認為,這把劍從很多方面都和傳說中的干將劍十分接近。

{V]q3}h8y"k&m@0 99古建網L?0m(N i;m;J/Kx!?i

首先,這把劍是吳國劍,從長短、外形來看,都有著強烈的吳國劍的特色,劍身上的幾何圖案,也明顯不同於越國的菱形紋飾。99古建網C(BN/](h5n{ q@

99古建網$RC {z4d kyG

其次,這把劍出土於南京附近一個戰國貴族墓,干將劍從傳說中刺殺吳王之後就下落不明,由一個戰國時期的貴族擁有,也是十分可能的。99古建網cl|9t JM

99古建網@SB ]YO ]

再次,這把劍身上並沒有銘文,這也和干將劍從未被獻給吳王所吻合,如果這把劍曾經被贈送給諸侯,那麼上面一定會留下諸如吳王某某自鑄用劍的銘文,在其他幾把出土的吳王劍身上就都有這種字樣的銘文。99古建網5^ vV[ P-? a'MQSr\

99古建網Z TZ*vb~

劍身上應該就是“龜紋”

'v |(?#{[;r W0

;t3YKijl0很多資料都說,這把劍的紋飾叫“米”字紋。但金海鷗認為,既然這把劍是吳劍,那麼就肯定不是米字紋。“從現在可以找到的資料來看,吳國劍從來沒有米字紋這種紋飾,倒是干將劍的紋飾寫得很清楚,是龜紋。 ”

R g^.R,Do$t*A!JQ.n0 99古建網 s7U ?!aM

那麼這把劍的劍身究竟是龜紋還是米字紋呢?金海鷗拿著照片說,米字的寫法,是四個點中間一個“十”字,而從這把劍的單個紋飾來看,就是一個六邊形,四周分散出四個點。這更像龜紋而不是米字。金海鷗帶著這個疑問,找到了冷兵器專家、中國考古學會會員、對古代兵器有著權威研究的肖夢龍,他一看就說,“這就是龜紋,不是米字紋嘛。”肖夢龍同時表示,這把劍之前他知道,但是從未有過深入的研究,可以說,這把劍也是國內研究冷兵器中的一個盲點,以前大家都沒有往這把劍就是干將劍的想法上面想。現在看來,很有可能大家都忽略了這個近在眼前的重大發現。

6L/O:A.T[email protected] 99古建網 j?R I/td z/QH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米字紋的劍,從現有的考古發掘來看,存世的也僅此一把。而如果這把劍的紋飾真的不是米字紋而是龜紋,那麼龜紋劍的存世也僅此一把,無論如何,它都是最接近干將劍紋飾的一把劍。99古建網s"To/\Sx m

'A$mC w'Q6p0斷成幾截反而更像干將劍99古建網A Q9r(D|n

99古建網h2^]+UVh

現在的這把程橋一號墓出土的Ⅰ式劍,因為年代久遠,劍身已經銹跡斑斑,而且斷成了幾截。從這個情況看,似乎並不符合“寶劍”的要求,比如越王勾踐劍出土時,劍身的品相和鋒利度都十分完好。但是肖夢龍和金海鷗研究後認為,斷成幾截,恰恰說明這把劍在當時,質量要遠遠超出其他的寶劍。

Z?1vIu+n^Y,N0 99古建網/U!d$WX} D s b

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劍身脆了,才會斷。經過上千年的氧化,劍身保持這樣的脆度和硬度,反推就是幾千年前,這把劍的彈性和硬度更是了不得,要比其他寶劍都好。金海鷗解釋說:“這把劍的配方比其他劍都要合理,其他劍可能更重視鋒利和硬度,而這把劍除了鋒利和硬度不比其他劍差之外,在彈性上也要比其他劍好。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比較多,所以劍身不容易氧化,也不容易生銹、變脆和斷裂,但彈性模量也因此而少。而這把劍的劍身經過幾千年的氧化之後斷裂,就說明這把劍的含錫量更多更科學,彈性模量也就更大,這就意味著它可以比其他劍砍更多的次數。過了幾千年,它的彈性模量在氧化中越來越少,劍身也就越來越脆,就更容易斷裂了。 ”

%C"s8S$x'](gy7c1@#p0 99古建網L6dUs Q[^9i)B

盡管有著這許多的解釋,但是這把劍究竟是不是干將劍,還有待於權威專家和權威部門來認定。因此,今天,本報記者將和蘇州的專家們一起赴南京,親眼看一看這把劍,也希望能夠把好消息帶回來。

]bd-?6g%}+f7}0

/zQ~!Y ^ g/F2jWA0來源:姑蘇晚報 本報記者華月實習生姚臻99古建網%M.K5DP&C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