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巴州保護加固33處烽火台遺址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網

巴州保護加固33處烽火台遺址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網

日期:2016/12/14 21:31:0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西域都護府故地輪台縣群巴克鎮拉依蘇烽火台前隨處可見文物保護專家和工人們忙碌的身影。今年9月底,獲國家文物局批准投資1040萬元的長城資源保護項目之一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33處烽火台遺址保護加固工程正式開工。
  烽火台遺址保護加固工程監理施曉強說:“巴州現存的烽火台遺址是中國長城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烽火台由於地處戈壁沙漠,年久失修,受自然侵蝕、人為破壞等原因多數已經坍塌破損,有的甚至面臨著消失的危險,對其進行搶救維修加固已經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
  巴州33處烽火台遺址保護加固工程是國家啟動長城資源保護工程以來,國家和自治區文物局在巴州實施的最大的一個保護項目,對遍布輪台、尉犁、且末、若羌、焉耆、和靜、和碩7個縣的11座國家級文物烽火台、9座自治區級和13座縣級文物烽火台進行維修加固。工程將堅持遺址現狀保護,遵循原材料、原結構、原做法、原工藝的原則,維修加固烽火台遺址,防止繼續受到風蝕、雨蝕、裂隙和生物的破壞。並同步進行考古清理、遺址測繪、圖片資料錄入和信息資料采集,設置保護標志和圍欄,對於具有代表性、歷史和社會價值高的烽火台將鋪設棧道,修築部分參觀道路。
  據了解,巴州境內遺存有665處不同歷史時期用以戍邊固邊、穩邊興邊的不可移動文物點。和內地長城遺址不同,新疆境內長城沒有連續的牆體,而是根據特殊的地質特點修建以城池為重心,建構烽火台、戍堡、驿站等呈點狀、塊狀分布的防御體系,但卻延續了中原長城的建築特點和軍事用途。目前,新疆仍保存有600余座烽燧、戍堡、城池、關隘、驿站、卡倫等軍事要塞。新疆長城資源設施的修築是歷代中央王朝經營統治西域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中國古代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巴州文物局局長陳英說:“烽火台遺址凝聚著新疆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建設和開發邊疆的歷史精神,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維護邊疆穩定、國家統一、建設美好家園的歷史見證,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