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投80億修復宋代古城牆和古城
日期:2016/12/14 11:42:1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提起肇慶,想到往往是七星巖、鼎湖山,其實它還有一寶,就是廣東唯一的、基本完整保留的宋代磚城牆。記者最新了解到的信息,肇慶古城牆正積極推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年內古城牆全部對外開放,被掩埋近百年的兩座城門按規劃有望重見天日。
肇慶古城牆和古城模型
元旦後 古城牆全部開放
肇慶端州古城牆因保留了廣東唯一的、全國極少見的主體及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磚城牆,於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古城牆周長2801.2米,其中東段403.4米、西段376.9米、南段992.3米、北段1028.6米。
2005年,肇慶古城牆進行了一次大修,北段城牆主體基本全部外露。不過,從那時起,北段城牆大部分,進行了封閉管理,開始不對外開放。不過,好消息就是,明年元旦後,這一段城牆也將正式對外開放。
“我們完全免費的,市裡已經通過了。”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意味著肇慶古城牆全線對外開放。記者了解到,肇慶城牆體歷史上多次修葺,上有宋、元、明、清、民國歷代的青磚,共有九種不同的規格,堪稱“磚的博物館”。
被埋百年城門有望重現
記者了解到,肇慶已計劃啟動古城牆修繕保護工程,主要包括,三座城樓、城門修復(景星門即西門、南熏門即南門、朝天門即北門)、慶雲門牌坊修復、城牆本體保護以及四座角樓修復工程,環城牆綠化帶(含生態停車場)。
據了解,1924年至1926年間,除披雲樓段外,城牆上的城門樓、角樓文昌閣、月城、炮台全部拆去,並降低城牆約7市尺,填塞了四個城門,修成斜坡方便交通。按照修繕保護工作,被埋4座城門,其中3座要重見天日。
2005年,被埋的北門一側復原,另一側則依據為斜坡通道,另外3個城門依舊埋在地下。而此次修繕保護工程,西門、南門和北門另一側,在被埋近百年之後,均將復原,並恢復通道功能。東門則暫時不復原。
2005年修復挖出的宋代土基
知多D 宋代包公府衙也修復重建
2015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指出,將肇慶古城牆連同南京、西安、荊州等13處古城牆啟動聯合申遺工作,肇慶古城牆作為其中的重要一處。目前,肇慶正在積極推動申遺工作,提出了“府城復興”項目。
古城牆范圍內府城總占地面積約62公頃,現為端州區老城區中心,以老城居住區和政府辦公區為主。而肇慶提出的“府城復興”項目,除了上面的古城牆修繕保護工程,還計劃修復重建包公府衙和修復兩廣總督府。
包公府衙修復重建,主要包括端州府復建工程、戲樓、宋文華街區修建等。兩廣總督府修復工程,除了總督府修復重建,還將修建一條嶺南雅集街。而據了解,整個“府城復興”項目計劃投資80億,分三期進行,其中第一期約40億,二、三期為40億。
披雲樓
提起肇慶,想到往往是七星巖、鼎湖山,其實它還有一寶,就是廣東唯一的、基本完整保留的宋代磚城牆。記者最新了解到的信息,肇慶古城牆正積極推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年內古城牆全部對外開放,被掩埋近百年的兩座城門按規劃有望重見天日。現古城牆周長2801.2米,其中東段403.4米、西段376.9米、南段992.3米、北段1028.6米。2005年,肇慶古城牆進行了一次大修,北段城牆主體基本全部外露。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肇慶已計劃啟動古城牆修繕保護工程,主要包括,三座城樓、城門修復、慶雲門牌坊修復、城牆本體保護以及四座角樓修復工程,環城牆綠化帶。據了解,1924年至1926年間,除披雲樓段外,城牆上的城門樓、角樓文昌閣、月城、炮台全部拆去,並降低城牆約7市尺,填塞了四個城門,修成斜坡方便交通。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