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建磚瓦砌築方法:打點修理與逐層擺砌

古建磚瓦砌築方法:打點修理與逐層擺砌

日期:2016/12/15 1:17:4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古建磚瓦砌築方法:打點修理
干擺牆砌完後要進行修理,其中包括漫干活、打點、漫水活和沖水。 
(1)漫干活:用磨頭將磚與磚接縫處高出的部分磨平。 
(2)打點 :用磚面灰(磚藥)將磚的殘缺部分和磚上的砂眼填平。 
(3) 漫 水活:用磨頭沾水將打點過的地方和漫過干活的地方磨平,再沾水把整個牆面揉磨一遍,以求得色澤和質感的一致。 以上過程可隨著擺砌的進程隨時進行。 
(4) 沖水:用清水和軟毛刷子將整個牆面清掃、沖洗干淨,顯出"真磚實縫"。沖水應安排在牆體全部完成以後,拆腳手架之前進行,以免因施工弄髒牆面。 
打點修理時嚴禁用青漿或深月白漿等塗刷牆面。 

古建磚瓦砌築方法:逐層擺砌

(1)擺砌時應做到"上跟繩,下跟稜",即磚的上稜以臥線為標准,下稜以底層磚的上稜為標准。

(2)擺砌時,砍磨得比較好的稜應朝下,有缺陷的稜朝上,因為缺陷可在剎趟時去掉。

(3)最後一層之上如果需退"花鹼"("牆肩"),應使用膀子面磚(膀子面朝上)。

(4)擺磚時如發現明顯缺陷,應重新砍磨加工。露明部分的四個角若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允許將一個角凸出牆外,即允許"扔活",但不得凹入牆內,否則將不易修理。

(5) 干擺牆要"一層一灌,三層一抹,五層一瞰 >,, 即每層都是灌漿,但可隔幾層抹一次線,擺砌若干層以後,可適當擱置一段時間(一般要經過半天)再繼續擺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