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重慶潼南清初寺廟建築群禹王宮修繕完畢

重慶潼南清初寺廟建築群禹王宮修繕完畢

日期:2016/12/14 11:11:2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新網重慶1月5日電 (鐘旖 蔣曉艷)“禹王宮建築群在西南地區同類建築中具有代表意義,有較高的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5日,重慶潼南區楊尚昆故裡管理處副主任敬博告訴記者,耗資460萬元的禹王宮建築群修繕項目經過大半年的修復,現已整體竣工,並通過了當地文物局的驗收。

  坐落於雙江鎮北街的禹王宮,始建於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為清代穿斗式、抬梁式磚木結構古建築,占地12216平方米,建築面積2556平方米,內含關帝廟、張飛廟等古建築。
  “未修繕前的禹王宮建築群,由於年代久遠、自然環境變遷、人為活動干擾,出現明顯的變形和移位跡象,導致大門被拆,堂內木構建築裂隙變寬,柱根糟朽,房頂青瓦破碎酥鹼,破舊不堪。”敬博稱,禹王宮建築群的修繕工作始終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完整地保留了其原貌”。
  記者走進禹王宮看到,十余米高的石砌大門上镌刻著的龍浮雕,正中的“聖旨”二字尤為醒目。推門而入,是磚木結構的庭院式建築,樓閣、戲台、欄桿、木柱設計精巧,結構嚴謹,屋頂碧藍色的琉璃瓦與整體結構渾然一體。禹王宮左右兩側的關帝廟和張飛廟也是煥然一新。
  “禹王宮建築群修繕項目工作已完成,下一步,將著手內設布置,為春節前開門迎客做准備。”潼南區故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祖輩修建的楊氏民宅消防系統工程項目已於8月完成招投標,目前該項目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來源:中新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