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年歷史奉旨邊界碑佐證走馬埭傳奇來歷
日期:2016/12/14 21:40: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近日,本報新聞熱線22200000接到讀者報料稱,惠安縣螺城鎮王孫村有一塊刻有“奉旨邊界”字樣的石碑,該石碑可能就是明末孫胤武奉崇祯皇帝之命到走馬埭跑馬圍田時所立的界碑。昨日,記者與考古專家一同前往實地探訪。
fmx*R6n0 99古建網vg ~t-E6C石碑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m Z"x f(aj/d)_y0 99古建網'?d/hX9y石碑橫躺在王孫村靈惠廟前,石碑通體成古銅色,碑面陰刻繁體的“奉旨邊界”四個大字。99古建網 i P qsx[
99古建網C7u.}P|zy4H9L7C考古專家劉志成拿出卷尺丈量得知,石碑碑身長約2.4米,寬46厘米,厚23厘米。石碑的四周及碑面極不平整。據村民稱,此石碑原位於走馬埭的田埂上,應有370年的歷史。
Q#h*u.z"o.hb`-j h0w2I;o#X7Z:F ^0武舉人奉旨回鄉開稅田
j,jl v{DT0 99古建網;[.~R+v"F6\ |Xs據《惠安縣志》裡的孫胤武傳記載:明萬歷三十一年,胤武中武舉人,天啟五年,進京會試,以高超武功博取眾彩。殿試時,對答如流,切中時弊,言辭激烈,驚動閹宦魏忠賢,榜上屈居第十九名武進士。魏黨企圖加害,胤武解甲歸隱家鄉。
,HH]"w2l5\U1{"v9P`0 99古建網i ~7G){.ze FE WpI明思宗繼位後,魏黨滅亡。崇祯元年戊辰科,胤武不顧年事已高,欣然入都應試,殿試時對答更為完善精辟。崇祯帝即批為“御覽對策天下第一名”。但當時狀元已定,崇祯帝乃賜胤武回家鄉惠安跑馬圍埭為稅田,授予江南銅山參將之職。任職期間,胤武深受百姓愛戴。由於治軍有方,被晉升為昭武將軍。
f#v%eEG(H.y0 99古建網O}y PAd9[SaY dL不久清兵外擾,京都告急,胤武毅然典賣稅田,攜款赴京,擬纾國難,半途聞明亡消息而折返故鄉。清廷以高官厚祿誘其出仕,均遭其嚴詞拒絕,胤武最後被殺害。99古建網!^$Ii!n^%_/CK;d-n
99古建網.@w5X@5V“當地百姓對孫胤武的民族氣節十分敬佩。”王孫村的黃老先生告訴記者,當地至今還流傳著走馬埭創始人孫胤武跑馬圍埭的故事,當時規定騎馬只能抽一鞭,走到哪則地圈到哪,孫胤武憑著他高超的武藝,抽一鞭,騎著馬一口氣跑出了十公裡,“這就是走馬埭最早的面積,也是走馬埭名稱的來歷”。99古建網#A I%\ c"}~0jG*p
99古建網x4[p Sr*Y5fv6oO2?村民呼吁保護界碑
n$`;fr9dCbD0 99古建網-JeXSC*~c0oy石碑上所刻的“奉旨”二字,與縣志裡記載的孫胤武受賜回鄉跑馬圍埭為稅田的史實吻合。
!mwasa^7jYj5A0 99古建網Gb.a_?Ex^B$}據孫胤武後裔孫先生說:“一條普通的界碑刻上‘奉旨’二字,只有受皇帝封賜才能加上,平民百姓絕不敢輕易亂刻。”99古建網-oAm`G8{s,v
a@2V4L4v\y j-n:z$fK[0考古專家劉志成也認為,惠安縣志裡記載“崇祯帝賜胤武回家鄉惠安跑馬圍埭為稅田”,很可能跑馬圍埭就是以“奉旨邊界”石碑作為邊界。
"J _~r5C&t[LB0 99古建網x$Na+r-[在走訪的過程中,記者還了解到,惠安走馬埭原名為惠安王孫走馬埭,那是由於以前姓王與姓孫的祖先先到此居住,為當地的兩大姓氏,因此該村起名叫王孫村。99古建網5_FS"gX*ID
99古建網/?)ueI!@村民還向記者出示了《關於請求鑒定、搶救保護“奉旨邊界”石碑的報告》。黃老先生說:“一旦石碑斷裂破碎,將是難以挽回的損失,希望文物保護單位及時給予保護。”99古建網~M/~3_;j:Q\(@ [o5E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