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湖北古城牆被商家鑿洞排油煙

湖北古城牆被商家鑿洞排油煙

日期:2016/12/14 11:07: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現場圖 現場圖 現場圖 現場圖

近日,不少襄陽讀者向楚天都市報反映,在襄陽市南門仲宣樓附近的城牆上,餐館經營戶在城牆上鑿了幾個洞,用來排放油煙,油污順著城牆往下流,形成刺眼的污染帶,嚴重影響古城形象。

楚天都市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該問題由來已久,雖經多次整頓,但收效甚微。目前,襄陽城牆正在進行申遺工作,該市擬采取贖買的辦法,收回這些門店的經營權,對這段城牆進行綜合改造,解決上述污染問題。

【市民舉報】

城牆被鑿洞排放油煙

王先生家住襄陽市長虹路,每天晚飯後,總要出門散步,鍛煉身體。前幾天,他來到南門仲宣樓附近,沿著護城河邊的棧道漫步,沿途桃花開得正艷,柳樹吐出新絮,美景如詩如畫,讓他陶醉。可走著走著,就聞到陣陣刺鼻的油煙味,讓人十分難受。

他走近一看,發現在仲宣樓附近的城牆上,竟然被人挖出不少洞,這些洞口裡都安裝著抽油煙機,正呼呼地轉動,排出粘稠的油污,順著城牆往下流,形成了一道道烏黑的污染帶,跟威武莊嚴的城牆格格不入。這些洞口直接對著護城河,連接著城牆內的小餐館。“襄陽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城牆正在進行申遺工作。可是,卻有人在城牆上鑿洞排油污,真是大煞風景,嚴重破壞了古城的形象,希望有關部門能好好地管一管。”王先生痛心地說。

【記者探訪】

鑿牆開洞違反文保法

王先生反映的被污染城牆,位於襄城區內環路邊的南城牆南門西段。

2月25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實地探訪看到,這段城牆長約200米,城牆的一側是牆體,另外一側是房屋,屬於“外牆內室”結構。在靠近護城河的牆體上,被挖了8個洞,其中1個洞被封堵了。7個洞裡,都流出了粘稠烏黑的油煙污染物,順著牆體往下流,城牆已被油污染黑。

記者注意到,這段城牆的內側共有7家餐館,其他都是文物或寵物商店。記者逐一走進這些餐館的廚房,發現廚房裡都沒有安裝油煙淨化設施,而是在牆上鑿一個洞,在洞裡安裝抽油煙機,將油煙直接排放在城牆外,由此造成城牆上的油煙污染。

據悉,這些經營戶都是從房東手裡租房,經營餐飲生意的。記者詢問,為何不安裝油煙淨化設施,而是“鑿牆打洞”排油煙時,經營戶們稱,主要是因為當初設計有缺陷,沒有安裝相應的油煙入地排放管道,如果現在改造,就要出一大筆費用,房東也不願意拿錢。記者隨後聯系上了一家餐館的房東,該房東稱,聽說政府要收回這些門面的經營權,但何時收回沒有明確,所以他不願花冤枉錢進行改造。

3月16日中午,記者再次來到現場探訪,這幾個餐館仍在經營,城牆上的幾個洞口還是油污不斷。幾家經營戶門口貼了一張由襄陽市文物局出示的《告知書》。《告知書》稱:襄陽城牆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你單位或個人擅自改變城牆原有風貌,在城牆上“鑿牆開洞”、“搭建設施”的行為,已嚴重違反了《文物保護法》,我局將於近日組織人員對上述違法行為進行整治。從本通知書下達之日起,嚴禁任何單位或個人繼續破壞襄陽城牆本體和原有環境風貌,如有違反者,將依法予以處罰。

昨日,襄陽市文管處主任鄒勁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上周,文管處組織了一次綜合整治行動,但現在看來效果欠佳。該處將引導經營戶轉產,同時引導他們安裝油煙淨化設施,杜絕城牆污染。

【主管部門】

遺留問題解決很棘手

“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解決起來非常棘手。”2月26日,襄陽市古城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張連高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由於歷史原因,襄陽古城牆有所毀損,為了加快襄陽名城建設的步伐,把古城牆殘段補全,恢復古城的風貌,造商機,促旅游,1999年該市決定修復古城牆。

張連高介紹,由於當時政府財力有限,於是學習西安修復古城牆的經驗,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精神,采取招商引資的辦法,引進了3家企業投資修建古城牆,作為回報,投資方享有40年的經營權,產權歸政府所有,40年到期後,由政府收回。這些企業又將門面賣給個人,使用者嚴重分散。

據悉,通過這種招商引資修建的城牆,在設計的時候實行“外牆內室”的商業運營模式——外面是城牆,裡面作為商鋪招商引資。由於當初沒有設計通風系統,商戶要安裝空調、抽油煙機等,就必須在城牆上挖洞。

2月26日,襄陽市文體局文物科科長姚練告訴記者,采取這樣的方式修建的古城牆共有3段,包括西門城牆南段、南門城牆西段和南門城牆東段,共628米。三段城牆門面房共有153間,涉及經營租賃戶55間。使用者高度分散,增大了政府做工作的難度。

此前,文物、城管、環保等部門曾多次開展聯合執法,對商戶進行勸阻,並將這些鑿開的洞堵上,可是治標不治本,往往整治不久就反彈,城牆鑿洞排污屢禁不止。

【治標之策】

餐館安裝油煙淨化設施

雖然有關部門明令禁止鑿洞排污,但餐飲經營戶仍置之不顧,真的沒有辦法進行治理?

記者了解到,西門城牆南段與南門城牆西段屬於同樣性質的“外牆內室”模式,此前曾經是聞名襄陽的燒烤一條街,油煙污染嚴重,後經整治,狀況徹底改觀。

2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西門城牆南段看到,這裡也有7家餐館,記者逐一走進餐館廚房,發現這些餐館並沒有在牆上鑿洞,而是全都安裝了油煙淨化系統,油煙經過淨化處理後排入空氣中,並沒有造成什麼污染。

西門城牆南段的經營方式可否借鑒?

對此,襄城區城管執法局市容環衛綠化辦主任余世平說,他將安排城管執法大隊上門做這些餐飲經營戶的工作,讓他們首先對城牆外立面污染進行清洗,並引導他們安裝油煙淨化處理設施。若他們再置之不理,則將聯合其他職能部門,對其進行查處。

【治本之路】

政府擬贖回城牆經營權

2011年,襄陽市啟動了城牆申遺工作。2012年11月,襄陽、荊州、西安、南京等8城的城牆捆綁聯合申遺,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襄陽城牆申遺完成第一步工作。

襄陽市文體局文物科科長姚練告訴記者,被挖洞的城牆就是拆毀後於1999年重建的,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古城牆,嚴格來講,不屬於文物。但襄陽古城牆保護計劃獲批後,這段城牆也被納入保護范圍,是古城牆有機組成部分,必須進行整頓恢復。

如此反復的堵了又挖,挖了又堵,有沒有一個最終的解決辦法?

姚練介紹,該市擬出資逐步收回這段城牆商戶的經營權,然後進行填實修復。

據了解,襄陽市從2008年開始,就計劃收回經營權,可由於多方面原因,未能付諸實施。2008年,襄陽市文物部門聘請專門的房產評估機構依據城牆的實際尺寸,估算出城牆坯房造價約為710萬。結合目前“外牆內室”經營單位的經營面積大小和其裝修價值,加上40年的使用權買斷收購成本,初步估計將達到4000萬元。“這些門面被層層轉包,加大了成本。若現在就由政府贖回,一些商家肯定會乘機抬價,代價將會更大。”

由於代價太大,加上目前申遺工作不再那麼緊迫,所以,政府何時收回城牆的經營權,目前沒有一個時間表。“但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否則,申遺的目標有可能無法實現。”姚練說。

 

(來源:荊楚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