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發現形制完整的清代文閣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發現形制完整的清代文閣

日期:2016/12/14 21:39:2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99古建網r|'P:u*P6s4J I#e

s|4\;S-ak!m0 99古建網Ln:~O7O3g [1B

沙水小學舊址之禮堂99古建網%?3mw#W0N Zq+W7a

99古建網0L kx4{b_

  近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文物普查隊在獅山鎮沙水村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一處保留完整、格局完備的清代文閣。99古建網 L&TD+Kx3dr

99古建網^6\z5H}6BH\

  該文閣坐落在沙水村的東南方,建立於光緒三年(1877年),由一樓閣及一門樓組成,樓閣的西南方有一風水硯塘。門樓南側鑲嵌有《新建文閣碑記》的石刻。文閣主樓閣為馬頭形封火山牆硬山頂建築,共分三層。灰雕、木雕、石雕、壁畫等裝飾精美。一樓門額刻有“大啟文明”,兩側刻有對聯“儒有多文以為富,聖而不測之謂神”;二樓窗額刻有“福曜”;三樓窗額刻有“奎光”,兩側刻有對聯 “星宿探源真學問,江山覽勝是文章”。

rc(Bh.sR0 99古建網5mJQ6d,T,s go

  門樓南側《新建文閣碑記》的碑首內容為“文閣何為而是也,欲以振起文風,奮揚文教也。蓋自國朝文治日隆,大邑通都固甲科之愈盛。即近觀鄰境,類多以文學起家。惟我族之蓄道德而能文章者代有其人。然皆以布衣老,未獲騰躍雲程,是何故哉?則以巽位之大傾而文峰之莫聳耳!是歲之秋,有劉君懿峰者,雅善堪輿,謂祖祠癸丁兼子午,東南不可低偏,誠於此地,高建奎樓,法宜得貴,聚則守水,更不待言。爰集族人捐資庀役,甫再閱月而築,工告成。行將煥璧彩而吐奎芒。遂俾掇芹香而扳桂馥,人文蔚起,炳耀鄉邦矣!用弁數言勒諸碑首。”碑記內容詳細記述了興建此文閣的緣由:因為本村文運不興,讀書獲功名者少,所以按風水先生的指點在祖祠的東南方(巽位)興建文閣,以祈求文運昌盛、人才輩出、功成名就。按村中老人所述,在文閣旁邊的風水塘叫硯塘,裡面盛滿墨水,而文閣為筆,文閣西北的小廣場為紙,就是一個完整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的風水格局。

4Q#aOn;S!_0i0 99古建網7WpQ:n"Ngzl

  在文閣西北方的區氏宗祠前的小廣場上有一副桅桿夾石,上面镌刻了“光緒十一年,乙酉科中式第一名舉人,區漸逵立”。建文閣八年後,沙水村出了一名解元,是十分值得欣慰的事情。而更讓沙水村自豪的便是名人區芳浦。區芳浦,1891年出生於沙水村,兩廣高等工業學堂畢業。1932年任廣東省政府財政廳廳長兼財政部廣東財政特派員,1924年任西南政務委員會政務委員,次年任國民黨中央執委,抗日戰爭時期任農林部高等顧問兼總務司司長,1949年春再任廣東財政廳廳長。據當地村民介紹,區芳浦非常重視教育,致力興學。他任財政廳長期間,回鄉建了一座洋樓式的沙水小學,附近四鄉兒童都可以到沙水小學讀書。他還為南海石門中學的建設作出過重大貢獻,曾擔任過學校董事長,並捐資建設了“星檀課室”,石門中學今天已成為廣東省的名校。

$CJ U%|2K ?0

TL)r&y$C^s`0  沙水文閣雖然是風水觀念的產物,但也因此而標志著村中的人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所以也可以說,區漸逵和區芳浦是禀承了文閣之靈氣,通過自身發奮圖強而功成名就,並給沙水村的後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文物普查隊 黎劍光)99古建網JI!|W6G^"r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