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瓜柱的制作與仿古琉璃瓦
日期:2016/12/15 1:25: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瓜柱因所處位置不同,他們的名稱做法也不同。瓜柱有下金瓜柱、中金瓜柱、上金瓜柱之分,屬於槽瓜柱類,最上一層為脊瓜柱。槽瓜柱施用於兩層大梁之間,脊瓜柱上邊承托桁條。
槽瓜柱做法,首先打截料,適當留出後備長度。砍刨光平,四面彈中線。將瓜柱立於梁背瓜柱眼上,四面中線對准梁上中線,四面垂直吊正,用拉桿拉牢不使其晃動。
用事先准備好的叉板一角沾墨,一角貼在梁背上,沿梁背不規則的自然曲線,畫在瓜柱四面,隨著標好掛柱位置號,以防瓜柱錯位或轉向。按標記寫位置開榫斷肩,榫寬按瓜柱徑1.5/10,榫長按瓜柱徑3/10。斷肩易用挖钜,使其和梁背吻合,瓜柱下腳做完以後,按小仗桿,從下層梁架平水線算至上層梁的平水線,然後減去下梁平水線以上和上梁平水線古建磚瓦廠以下的梁身部分,即為瓜柱全高。斷肩做瓜柱頭饅頭榫,榫的長寬均為柱徑的3/10。瓜柱本身寬窄按柱徑。瓜柱的枋子口,高按枋子高,寬按枋厚1/3,深按瓜柱徑1/3,上大下小,裡大外小做銀錠口,以備安裝枋子。如有隨梁枋的梁架,瓜柱應三面做口。
在瓜柱位置上采用角背時,按瓜柱的1/2高留角背口子,口寬應為柱徑的3/10。在七架兩與五架梁之間,因梁架間隙較小,采用瓜柱,立著用木料就不適宜了,而應采取順木紋與梁成平行方向。我們通常稱其為“柁墩”或“交金墩”做法與瓜柱要求相同。
角背這個構件用於梁梁之間,與瓜柱同時交於梁背上。角背長為三桁徑,但其總長不超過三架梁長的1/2,高為一桁徑或瓜柱高的一半,厚按3/10桁徑。在角背廠的1/3處,下邊鑿眼栽木榫交於梁上,上邊每面留1/4口子瓜柱由此插入交於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