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南京鹽水鴨落選國家級非遺 美食申遺遇冷

南京鹽水鴨落選國家級非遺 美食申遺遇冷

日期:2016/12/15 1:19:2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名單對外公示,南京丁氏痔科醫術榜上有名,這也是我市7個申報項目中唯一入選的一項。此前備受市民關注的4項“飲食類非遺”——南京鹽水鴨、雨花茶、綠柳居素食和馬祥興清真菜則遺憾落選。

  丁氏痔科醫術上榜

  南京有了首個“醫藥類國遺”

  記者從市非遺保護中心了解到,第四批國家級非遺申報工作於去年9月啟動,我市共有7個項目獲得參評資格,分別是南京板鴨鹽水鴨制作技藝、綠柳居素食制作技藝、馬祥興清真菜烹制技藝、雨花茶制作技藝、高淳跳五猖、江浦手獅和丁氏痔科醫術。在此次公示的推薦名單中,南京的“申遺團隊”僅有丁氏痔科醫術入選,這也是我市首個入選國家級非遺的傳統醫藥類項目。

  據介紹,丁氏痔科始創於康熙年間,歷經十代人傳承,至今已有300余年歷史,丁氏祖傳的枯痔療法比國外類似的硫酸亞鐵療法早了800年,並一直沿用至今。

  說到丁氏痔科,不能不提其第八代傳人、中醫肛腸學界泰斗丁澤民。由於祖傳的“枯痔散”含有砒霜,丁澤民經過反復研究研制出“無砒枯痔液”,既保證了療效,又降低了毒副作用。他還進一步研制出低濃度、可較大劑量注射的“礬黃消痔液”,並在1957年獲得衛生部嘉獎。

  “三菜一茶”齊落選

  產業屬性令“美食申遺”遇冷

  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申報期間恰逢“舌尖熱”,各地申報的“美食非遺”引發了公眾的高度關注。在我市申報的7個項目中,就包括鹽水鴨、雨花茶、綠柳居素食和馬祥興清真菜四項“飲食類非遺”,但最終卻遺憾落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美食申遺”遇冷並非南京一家,此前呼聲很高的武漢熱干面、重慶火鍋等同樣沒有入選。在公示名單中,新入選的美食項目僅有5項:上海本幫菜、朝鮮族泡菜、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德州扒雞和遼菜烹饪技藝。

  一位曾參與過國家級非遺名錄評選的專家告訴記者,《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美食申遺潮”,各地申報了大量美食項目,但此次評選的一個原則是“精簡數量、優中取精”,相比過去3次評選,今年的上榜數量大幅下滑,新入選的只有151項,創下歷史新低,“在這個大背景下,美食項目必然會出現大面積淘汰,不可能報一個上一個。”

  專家表示,餐飲類項目大多具有產業屬性,從評審的角度來看,很容易引發餐飲企業通過申遺來謀取經濟利益這樣的擔心,“從名單來看,國家級非遺對美食類項目明顯有所控制,這次入選的主要是一些傳承情況不太理想的烹饪技藝,而像熱干面、火鍋等市場活躍度較高的美食項目幾乎都沒有入選。”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