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古鎮文化 引領旅游產業發展
日期:2016/12/14 10:18:5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一、斜 灘 概 況
古鎮斜灘位於閩東壽寧南部,地處東徑119°32',北緯27°19'內海拔80-1000米,鎮域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9.8°C,降水量1640.3毫米。常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風光宜人。
斜灘鎮早在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就有張姓徒遷定居,明景泰六(1445)壽寧建縣,始隸屬壽寧,至今已有550年歷史。
全鎮總面積158平方公裡,現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3萬人。
斜灘自然地理條件較好,長期以來,水運交通便利,木船直達賽岐,成為閩浙兩省的政和、周寧、慶元、景寧、泰順、的貿易中心和物資集散地,歷史上素有“閩東小上海”稱譽。
斜灘鎮歷史輝煌、經濟繁榮、文代發達,產生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及富有特色的古鎮風貌,境內風景優美,景點突出,鐘靈毓秀,歷代人才輩出,名人志士層出不窮,近代詩詞書法文學藝術成就蜚聲國內外,紫陶雕刻工藝品譽滿東南亞,對台對外形象宣傳有聲有色。斜灘人崇尚教育,特別是恢復高考的二十多年來,培養了高等院校畢業生540多人,其中42人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博士後12名,占寧德的1/3),在國家機關中擔任副科級以上的職務有215萬人,其中58人被提升至副處級以上職務,按人口平均為國內少見。
1987年,斜灘鎮被寧德地區行署定為歷史文化古鎮,把五龍過溪、馬尾飛淙、坑底龍井、抗冠嶺、虎口等處列為風景規劃保護區。
二、名 勝 古 跡
斜灘鎮域內的山、水、橋、古樹、古道、古鎮、河灘等頗具地方特色。
古鎮區是斜灘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色古香,充滿鄉土氣息。其中擁有數十座舊時財主、商人的大宅院,一條小巧扇形的商業街,用鵝卵石鋪設的古街道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築小品,斜灘溪蜿蜒而過,四周群山環抱,景色十分迷人,為古鎮風貌增添光彩。
主要風景區有:
1、抗冠嶺景區:以曲折多變的長石嶺、險峻的山石、古老的楓樹、松樹、清泉等取勝鳥語花香,此處登高可觀覽斜灘全景。
2、馬尾飛瀑景區:離鎮約2裡,以雄偉壯觀的飛瀑構成主體,兼有石崖、奇洞等,飛瀑高達80米,山洪暴發時氣勢蔚為雄壯逼人。
3、坑底龍井景區:以偉岸壯觀的斷崖、源遠流長的小巧玲珑溪澗、古松、龍井、一線天、險峻的山體為主,穿插龍的傳說,具有險、幽、古的特點。
4、虎口景區:位於馬尾飛瀑公路邊,斜灘八景“虎口灘聲”就在此處,主景為壯若臥虎的奇石、突兀聳立、張口如斗、雄踞溪邊。流傳著《羊落虎口》即宋時楊明虎大破荊棘寨後罹難殉身於此的神奇美妙的傳說。
5、文昌閣景區:翹角飛檐,八面玲珑的文昌閣,巍然屹立在樓下村左側山倉,依山臨溪,登臨此閣,古鎮盡收眼底,令人仰之彌高生思古之幽情,發歷史之慨歎,當時成為古鎮文明的象征和標志。
6、五龍過溪景區:離鎮3裡,是境內最大、景觀最佳的景區。沿溪兩岸有奇石、怪礁、險灘、瀑布、石門、古道、仙人洞、仙人足跡、摩崖石刻、去思碑、荊棘寨舊址,穿插許多優美的民間傳說。內有一關隘,為清道光二十一年所建,上書“平氛關”三字(俗稱石門),該景區以險、奇、古取勝。
7、車嶺景區:離鎮6裡,以一條長嶺(12900多級)為主景,嶺頭高八雲端,素有“去天尺五”之稱,嶺中四座古亭,嶺尾一雙孔石橋,名曰“駕鳌橋”,嶺上有清代書刻“嶺峻雲深”摩崖聳立,山高嶺峻。氣象多變,號稱壽寧第一高瀑的百丈傺瀑布就在此景區,現建有壽寧車嶺電站、二級站等。
古建築有:
媽祖廟、觀音閣、文昌閣、小學大院、關帝廟、林湘宮、大帝宮、臨水宮(即奶娘宮)、福壽寺、萬壽庵、郭家祠堂、五谷仙宮、元潭雲霧庵,有的尚完好,有的卻無存。
古老樹木:
鎮區內現在古老榕樹7棵,樹齡達300年以上,直徑2.2-3.5米。此外,還有老楓樹2棵,直徑1米以上。
斜灘新十景詩:
龍 江 舟 渡
龍江如帶水環流,隔岸呼船兩不休;
往熙攘來人似織,喧聲勝自鬧龍舟。
虎 口 灘 聲
虎口開張作吼聲,溪流激湍也爭鳴;
渾旋借過東林水,舟子持篙瞻亦驚。
獅 潭 晚 照
獅潭煙景煥層崗,一水澄清夕照涵;
好為狻猊留小照,朝昏奚畏虎耽耽。
仙 洞 朝 雲
仙洞由來尚依然,朝朝奚事散雲煙;
也知紫氣常凝集,十二巫山別有天。
屏 山 潑 翠
屏山層疊出雲青,色相橫蒸潑墨形;
一幅煙霞堆錦繡,天天應想此鐘靈。
瀑 布 飛 泉
瀑布懸崖下碧波,橫空恍惚是銀河;
青山綠樹增聲色,匹練裙拖九曲阿。
天 台 掛 榜
仙鑒危聳幾層台,恍惚風雲蕊榜開;
錦繡文章推第一,詠霓天上到鴻才。
梵 宇 聞 鐘
奕宇原為靜寂鄉,鐘聲驚醒夢華場;
問誰繞得禅心淨,咒缽傳來姓氏香。
文 昌 閣 址
結绮臨春不可求,隔溪也旦閣名留;
文章華國功名盛,何必朱衣暗點頭。
五 龍 詩 廬
相傳龍脈此山通,聚水藏風掩映中;
信否臥龍崗尚在,詩廬呤嘯樂無窮。
三、旅 游 勝 地
斜灘鎮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長久以來“閨在山中人未識”。如今,隨著雙湖二級公路”的建成和牛頭山電站、斜灘電站、劉柴梯級電站、交溪電站的相繼動工興建,古鎮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為此,斜灘鎮黨委、政府與時俱進,乘勢而上,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旅游興鎮的發展平台。首先做好“庫區”這篇文章,規劃發展“庫區經濟”,打好“山水旅游、生態旅游”牌,積級開發古鎮人文景觀及庫區水上旅游項目和庫區觀光項目;其次做好“古鎮”這篇文章,發揮名人效應,開發古鎮十景。斜灘鎮作為閩東的四大文明古鎮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獨特的人文景觀,這裡曾是何隽、郭公木、周孝培、何宜武、盧少洲等知名人士的故鄉,充分發揮名人效應,把人們對古鎮文化的向往有效地轉化為旅游行為,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舉措,也為發展壯大斜灘經濟奠定堅實的基礎。
立足古鎮特色,精心設計旅游文化精品工程。現今,政府和民間多管齊下,多方籌措資金加快文昌公園的建設,同時把五龍過溪、龍江舟渡、虎口灘聲、獅潭晚照、仙洞朝雲、屏山潑翠、瀑布飛淙、天台掛榜、梵宇聞鐘等古鎮十景的舊址加以保護和開發,並進行廣泛宣傳,著力提高知名度,竭誠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考察,聯合或獨資開發,努力把我鎮建成閩東旅游觀光的好去處。福州1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