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普查歷史建築:已核實32處文物保護單位
日期:2016/12/14 11:06:5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位於濟南火車站南鄰的膠濟老火車站 記者王鋒 攝
神秘的“五七車站”、保存完好的騎兵營、被遺忘的明清大戶聚居村……這是山東濟南啟動普查全市歷史建築一個多月來發現的“寶貝”。截至4月中旬,市規劃局工作組收到線索117條,普查落實81處,其中32處核實為文物保護單位。
本次普查到的歷史建築類型以傳統民居和近現代獨立住宅居多,還有工業廠房及倉儲建築、門樓、橋、祠堂、文昌閣、廟宇、文化教育與醫療建築、辦公樓及寓所等類型建築。
“經過普查發現,很多歷史建築岌岌可危,亟須搶救性保護。”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據透露,下一步濟南要建立建築分類管理制度,先對歷史建築進行定級,再根據每個建築的不同保護等級,編制歷史建築保護圖則,明確具體空間和部位的保護、修繕要求,為後續的合理利用提供指導。
相關新聞
神秘的“五七車站”
濟南“五七車站”,也稱濟南“西郊”專用線。始建於1952年,這裡曾是中央重要領導人來濟南停靠辦公和休息的火車專用線,毛澤東24次到濟南,有23次停靠“五七車站”。
保存完好的騎兵營
老營房位於槐蔭區的7313社區內,是一座日式風格的建築,這裡曾經是侵華日軍的一個騎兵營,新中國成立後成為軍工廠辦公室,現在是社區物業的辦公室,建築保存完整。
仍在服役的百年德式建築
位於津浦鐵路濟南機車廠院內的這棟老建築,始建於1911年,曾經是德國高級職員公寓樓,是典型的日耳曼建築風格,紅瓦坡屋頂,室內保留原有木質樓梯,外形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
被遺忘的明清大戶聚居村落
章丘市相公莊鎮韓家莊村是一個明清大戶聚居村落,村裡有很多明清時期的大戶人家建築,是為數不多的尚未被發現的非常有價值的傳統村落。
結構完整的千年古村
章丘市博平村是千年文化古村,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人居住,現村東商周時期的古墓群和商周遺址碑可鑒。古村以東西大街為主軸(古官道),街中古獅為中心,南北兩條東西大街為主架,以25條弄口為支脈,村東五龍橋、杏花泉,村西鋸齒狼牙街、玉石馬鞍橋,村南文昌閣、溢洪關,村北古郡博物館、千年古城牆。整個村落布局合理,結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