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浙江普陀山普濟寺東南普陀山多寶塔

浙江普陀山普濟寺東南普陀山多寶塔

日期:2016/12/15 15:26:5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多寶塔也稱寶佛塔,俗名“太子塔”,位於海印池東南端,高32米,方形雙層塔座,三層塔身,有台無檐,全用太湖石砌成。上三層四面均鑿龛雕佛,造型別致,尤以觀世音聖像,神態溫和凝重,給人以親切端莊之感。背景為十八羅漢,每個羅漢神態各異。每層挑台置石欄,石欄柱端刻有守護天神、獅子蓮花等圖案。底層基座平台較寬,四周欄下雕4個龍頭,張口作吐水狀。頂層四角飾有蕉葉山花,極具元代建築風格。此塔系元元統三年(1335年)由山僧孚中禅師募資改建,並得到太子宣讓王等江南諸藩王資助,遂將塔建成,並在塔旁建造太子塔院。1919年,印光法師與住持了余、了清等請無為居士陳性良募捐補修。多寶塔為典型的元代建築工藝,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屬普陀山三寶之一,康有為曾在塔院假山石上留題“海山第一”4字。清晨,站在塔院中聞聽普濟寺傳來的悠揚鐘聲和百步沙喧發的澎湃潮響,兩聲互相答和,故古人名之為“寶塔聞鐘”。此塔列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