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明湖
日期:2016/12/15 15:24:3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大明湖位於濟南城北部,面積約46萬平方米,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大明湖歷史悠久,其名始於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書中記載,“泺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東西兩面則湖”。宋代稱“四望湖”,後漸堙塞。金代起,在元好問的《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馬可·波羅在《中國游記》中寫道:“園林美麗,堪悅心目,山色湖光,應接不暇”。大明湖為諸泉匯流而成,出小清河入渤海,有“淫雨不漲,久旱不涸”的特點。
一湖煙水,綠樹蔽空,碧波間菡萏映日,景色佳麗。公園內亭台樓榭,曲徑回廊,文人墨跡,錯落其間,其中清人劉鳳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對聯,尤為人們所稱頌。沿湖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南有稼軒祠、遐園、明湖居、秋柳園,湖東北有南豐祠、張公祠、匯波樓、北極閣,湖北有鐵公祠、小滄浪,湖中有歷下亭、匯泉堂等名勝古跡。
位於湖心島的歷下亭,上懸清高宗御書“歷下亭”匾額。亭前楹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是杜甫的詩句。古歷下亭在五龍潭一帶。宋以後遷至今大明湖南畔,今歷下亭建於清康熙年間,歷來為文人會集之地。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水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沿湖的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余。湖對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台煙樹,皆成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