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新北京再現古都水城風韻

新北京再現古都水城風韻

日期:2016/12/15 1:09:1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

位於北京北中軸線的奧林匹克公園,用“龍形水系”,連接了一處處比賽場館和道路、園林,公園裡湖泊河流密布,垂柳依依,綠草覆岸,使得海內外游人流連忘返,也給正在進行北京奧運會各項賽事的場館建築群,平添了幾分柔美。

如今,親水理念已經融入到新北京的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中。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表示,目前,北京六環線以內已經再現了碧水繞城的景象。北京城以更加清秀、幽雅的形象,迎接參與奧運大家庭聚會的各方來賓。

 畢小剛介紹,北京市六環路以內的城市河流共有52條,長度達520公裡,還有許多城區湖泊,奧運會舉辦前夕都得到了治理,基本實現了水清、岸綠、流暢。

 “現在,這些河道、湖泊既是城市的供水、排水和調蓄洪水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也是北京的重要景觀水域。”畢小剛說。

北京申辦第29屆奧運會成功以來,在城市中心區先後建成了9座污水處理廠,年處理污水達8億立方米,占到全市污水排放量的92%,實現了對國際社會的承諾。

根據生態治水的指導思想,北京市政府重點疏浚和恢復了護城河水系、古代水源河道、古代漕運河道、古代防洪河道、風景園林水域,使城內水網交錯、流水湯湯。河道內栽種了蘆葦、香蒲,放養了魚類、田螺、河蚌,形成了生物多樣性,同時,增加了河道兩岸綠化面積25萬平方米,水環境質量達到了國際奧委會的要求。

作為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歷史上曾經河湖相連,水網縱橫,小橋飛架,楊柳夾岸,荷花印日。500多年前,明代著名文學家文徵明暫居北京時,賦詩寫道:“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台上下涵。十裡青山行畫裡,雙飛白鳥似江南。”

如今,古代畫家看到的古都水城景象,伴隨著奧運會的舉行,再現於人們眼前。

時至立秋,北京城裡,一處處的海、潭、池、塘、澱、窪、溝、河上,微風吹拂楊柳,繁花點綴綠草,一派天朗氣清、水闊流長的景象,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給北京市民和觀光的游客、運動員提供了很多休閒去處。

北京舊城中心什剎海,景致四時如畫:白天,湖邊楊、柳、槐、榆剪影如煙,湖面水草茂盛,使晶瑩透亮的湖水,染上了淡淡一抹綠;夜晚,槳聲喋喋,畫舫穿梭,後海酒吧街的燈火倒映水面,流光溢彩,更是四方游客必到之處。

北京的清晨,在復興門外的護城河邊上,晨練的老人們悠閒地打著太極,他們大都是住在附近小區的居民。張大爺介紹,從前的護城河,河水不流動,散發著異味,河道整治後,河水重現清澈透綠,河邊成了大家早晚消暑納涼的地方。

入夜後,鄰居們會把小桌子、小板凳搬出來,切上幾塊西瓜,對著護城河,打牌下棋、品瓜賞月,拉拉家常,聊聊這護城河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

目前,北京市旅游局已經開辟了多條水上旅游線路,游客可以乘坐古色古香的畫舫,游玉淵潭、行昆玉河、入昆明湖,沿途既能欣賞北京城區建築景觀,還可以在船上品嘗老北京小吃美食,觀看曲藝表演。

在昆玉河的八一湖碼頭上,遇到了來自芬蘭的游客海麗絲,她和同伴正要坐上去往頤和園的游船。“實在是太美了!芬蘭也有許多湖泊河流,就像這裡一樣美麗並且清澈干淨。”海麗絲說。

保持北京河流水系的干淨、清澈,並非一日之功。在玉淵潭東湖南面,見到十幾名工人,正從一個專門排水排淤泥的池塘中,打撈雜物。一位工人告訴介紹,他們每天都要在湖面上打撈垃圾污物,遇上特殊節日和假期,一天要早晚各一次,湖水的質量必須達到環保局的標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