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濟南大辛莊遺址:商王朝經略東方的統治中心(圖)

濟南大辛莊遺址:商王朝經略東方的統治中心(圖)

日期:2016/12/15 15:12:44      編輯:古代建築

    繼2003年出土甲骨文之後的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出土的眾多遺跡和器物證明此地乃商王朝經略東方的統治中心

 

 

圖一:濟南大辛莊遺址發掘現場

 

 

圖二:青銅鼎被認為是此次發現的最重要的文物 

 

 

圖三:“大肚子”的青銅爵

 

 

圖四:青銅钺 崔健/攝

 

    昨天上午,山東大學聯合國內部分考古學專家宣布,在對濟南大辛莊遺址的考古發掘中有重大考古發現,出土的一批重要商代遺跡與遺物,對商代考古與歷史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其中發掘的139號墓中出土的器物規格之高、組合之齊全,為商早期後段我國東部地區所僅見,在全國也屬少見。這次突破性考古發掘,充分說明大辛莊遺址是商王朝經略東方的統治中心,是商代前期後段和後期前段我國東方地區規格最高的一處遺址。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今年3月至6月,由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與山東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對濟南市歷城區大辛莊遺址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考古發掘,這是大辛莊遺址繼2003年出土甲骨文之後的又一次重要考古發掘。

    出土器物———規格之高、組合之齊全全國少見

    此次考古發掘最為重要的發現是商代墓地,迄今已發掘30余座墓葬,年代跨越商代前期至商代後期,絕對年代大約在距今3400年至3000年之間。迄今為止,本次考古發掘已出土青銅器約30件,玉器近20件,成果豐碩。其中的第139號墓是這次考古發掘發現的最大一座墓,共出土14件青銅器,器形包括鼎2件、盉2件、爵1件、斝1件、卣1件、罍1件、斗1件、矛2件、钁1件,另有大型石磐1件,玉器2件。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此次大辛莊遺址考古發掘領隊方輝介紹,從出土器物的器形特點判斷,這座墓葬的年代應該屬於商代前期後段。其中一件銅鼎,直徑為40厘米,通高60厘米,堪與鄭州商城出土同期大鼎相媲美,應為當時的重器;一對銅盉,紋飾精美,器形獨特,前所未見,表現了極高的鑄造工藝水平;一件銅钺,形體碩大,器身厚重,為商代前期同類器中較大的一件,反映了墓主人較高的身份等級。總之,該墓葬出土器物規格之高,組合之齊全,為同時期我國東部地區所僅見,在全國范圍也屬少見。

    其他幾座屬於商代後期的墓葬,出土的青銅禮器組合一般為觚、爵,兵器組合為戈、矛、钺,陶器組合為鬲、豆、簋,且盛行殉狗葬俗,時代和區域特點比較突出。

    墓主人———應該是商代東方戰線的“總司令”

    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林沄教授表示,此次大辛莊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的139號墓葬是商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其中出土的那件直徑40厘米、通高60厘米的大鼎非常重要,“2003年大辛莊遺址出土甲骨文,說明此地是商代早期向東勢力分布的一個前沿,其位置十分重要,此次這個大鼎的出土,說明墓主人的地位也很高。這個大鼎是商代都城之外出土的一件很大、很重要的器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墓中出土的一件銅钺,這個銅钺的等級和地位很高,說明墓主人當時掌握著部隊,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這個墓主人應該是當時商代東方戰線的總司令。”

    “總司令”是不是濟南人———須借助高科技考古手段進一步研究

     139號墓墓主人的身份也引起了考古專家的強烈興趣,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謙教授認為這個墓主人毫無疑問應該是當時大辛莊地區的“一把手”或者“二把手”。而墓主人究竟本來就是濟南本地人,還是從“中央”派過來的人?對此,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金正耀教授表示,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借助科技考古手段,“一個人的牙齒保留了兒時的特征,因此想要知道這個墓主人是濟南人還是從‘中央’派過來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科技研究。”

    此外,那件著名的銅鼎是不是濟南造呢?昨天專家也表示,下一步可以對銅鼎的成分進行提取,經過多方比對,至少可以知道鑄這個大鼎的原料來自哪裡。

    部分銅器前所未見———體現商文化的地域性特點

    吉林大學教授林沄認為,此次出土的一些銅器,有些形狀前所未見,這體現了大辛莊遺址出土器物鮮明的地方特色。

    中國國家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鳳瀚也表示,從此次考古的出土器物來看,很明顯的一點就是:當時上層社會在文化上“商化”得很厲害,這些貴族或許是商朝直接派到東方來的,或者是本地上層社會追求商代進步文化的表現,但是中下層社會的陪葬品一般是鬲、簋等陶器,體現了本地的地域特色。

    夯土建築基址———大辛莊遺址首次發現大型建築遺存

    此次發掘還發現了一座面積較大的夯土建築基址。這是大辛莊遺址首次發現大型建築遺存,年代約為商代後期偏早階段。方輝表示:“這次揭露出來的區域東西約十五米,南北約七米,雖然揭露得不是很全面,但是我們看到了夯土的基礎和石頭柱礎,這在大辛莊遺址發掘中具有突破意義,它的發現,從遺跡角度說明了大辛莊遺址的重要性。”

    方輝表示,連同2003年該遺址出土的甲骨文、青銅器和玉器等,充分說明大辛莊遺址是商王朝經略東方的統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後段至後期早段,為我國東方地區規格最高的一處遺址,在商代考古與歷史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眾多普通遺物———揭示商代濟南人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

    方輝告訴記者,此次出土器物中,最重要的無疑是青銅器和玉器等重要器物,但是同時出土的大量普通遺物也非常值得研究,“比如,我們在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植物遺存,通過對這些東西的分析,我們就可以推斷當時濟南人的飲食結構。還有大量其他遺物,都能幫助我們分析商朝濟南人的生活狀況。”

    期待建成大辛莊遺址公園

    整個大辛莊遺址面積達30萬平方米,此次發掘的只是其中的900平方米,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考古學家就先後多次對大辛莊遺址進行過調查和挖掘。2003年,山東大學等單位在對該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殷墟之外唯一的甲骨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李學勤當時就興奮地表示,104年以來在殷墟之外首先發現商代甲骨文,“必將改寫中國古代文明史”。

    如今,大辛莊遺址的又一次考古發掘完成。這是繼2003年出土甲骨文之後大辛莊遺址的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鑒於大辛莊遺址是作為山東地區商代文化最典型、最大的遺址之一,早在2003年,方輝就建議有關部門建設大辛莊遺址公園。

    濟南市文物局局長崔大庸昨天表示,大辛莊遺址雖然只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卻已被列入全國100處大遺址保護的規劃。西北大學和山東大學已經聯合做了大辛莊遺址公園的規劃方案,目前已經在和當地政府部門協商這一項目,“大辛莊遺址和濟南奧體中心遙相呼應,在大辛莊遺址所在的這一片區域,正好缺一個大的項目來提升該地區的經濟和文化檔次,如果能將這片地區建設成為大型遺址公園,並且再在周圍建起各種配套服務設施,就能達到對這片城市區域的大力提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