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壁畫有了超清電子版 清晰度媲美真跡
日期:2016/12/14 11:04:3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北京地區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畫——法海寺明代壁畫目前剛剛完成數字化采集工作,法海寺也將於本月10日重新對外開放。筆者獨家探訪法海寺,跟隨一線工作人員實地了解壁畫數字采集工作的細節,見證了通過現代數字化手段使古代壁畫立體重現的全過程。 古代藝術邂逅現代科技 從8月8日開始,石景山區組織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海寺內珍藏的明代壁畫進行三維矩陣圖像采集,力圖通過目前最先進的數字技術手段,完整展現法海寺壁畫全貌。 建於明正統四年的法海寺距今已有570余年歷史,寺中的明代壁畫真跡,是北京地區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畫,在中國現存壁畫藝術中占據重要地位。 法海寺壁畫共十鋪,由當時15位宮廷畫師精心繪制,面積達236.7平方米,所繪內容均為佛教世界中的景物,有十方佛眾、菩薩諸天、飛天侍女等等,神情生動、姿態各異,出神入化,是明代壁畫中的最高典范,體現了宮廷繪畫的華貴,畫師技藝的專精。 目前,盡管看上去壁畫保存狀況良好,但光線、空氣、水汽等自然條件每時每刻都對壁畫進行著侵蝕,為壁畫尋找“替身”勢在必行。法海寺文物保管所所長龐獻輝介紹,早在2007年,石景山區就運用珂羅版技術對壁畫進行了復制,但是受到當時技術條件限制,復制品與真跡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 經過幾年的籌劃,今年8月份,法海寺壁畫三維矩陣信息采集工作正式啟動。三維矩陣技術是目前最為先進、成熟的圖像信息采集技術,采用超高分辨率的數碼設備對圖像進行分區掃描,再將所得圖像進行合成處理後得到壁畫全貌,它將更全面、直觀、精細地反映壁畫的現狀,為今後壁畫的保護、研究、展示打下基礎。 掃描壁畫步步是難關 采集壁畫圖像,要攻克的頭道難關就是光源。壁畫真跡長期處於黑暗環境,普通光源會發熱,一旦長時間照射就會對壁畫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害。這次采集則用的是冷光源,在最大程度還原自然光亮度的同時,不產生發熱現象,很好地保護了壁畫。 采集過程中,殿內人員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會對壁畫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人員的進出也受到嚴格控制,操作人員和法海寺安全監督人員的進出人數都控制到了最低。 法海寺的十鋪壁畫中,最高的為4.5米,最長的達11米,要詳細采集每一個細節,首先要保證采集器的穩定性。為此,工作人員在大殿地面鋪設了水平軌道,又在軌道上安裝了可上下調節的支架,通過軌道與支架的移動,確保采集質量的清晰。寺廟大殿扇面牆後面的“水月觀音圖”面積達到20.25平方米,而采集器一次只能拍攝30厘米×60厘米的圖像范圍,完成這一鋪壁畫的采集,采集器至少要調節一百多次。整個過程持續數小時,工作人員必須一直站在殿內狹窄的環境中,隨時調節角度、燈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收集的圖像最大限度還原真跡。 大雄寶殿的曼陀羅藻井是法海寺一寶,該藻井上圓下方,通高一米,周施斗拱,分作三層、層層上收,每層都是用長33厘米、寬21厘米、厚5厘米的木塊鑲金銀器裝飾而成。藻井位於大殿頂部,距離地面五六米高,在采集過程中,稍有操作不當就有可能碰觸位於低層的構件,對整個藻井結構造成致命破壞。為確保采集安全,工作人員在模擬環境下進行了反復測試,對采集設備與藻井之間的距離進行了精密測算,確保采集器在升降過程中不會與藻井發生接觸。 采集當天,兩名工作人員隨著工作台升到四五米的空中,采集設備被固定在活動支架上,一名工作人員負責固定位置,另一名工作人員則負責圖像采集,兩人的雙手始終緊緊抓著支架桿,確保采集設備能夠盡可能地接近藻井而又不會與它發生接觸。當兩名工作人員完成工作下來時,他們由於緊張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老壁畫借新科技“走出去” 盡管法海寺壁畫的文化、藝術、歷史價值有目共睹,但能一睹真容已屬不易,要想細究其中的門道,則是更難。隨著壁畫三維矩陣信息采集完成,這個問題將迎刃而解。 龐獻輝介紹,三維矩陣信息采集只是第一步,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技術人員將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整體拼接,這項工作預計在明年初完成。有了高清晰度的圖像資料,研究人員便可以開展對壁畫更加系統、深入的研究,從而揭開壁畫中更多鮮為人知的奧秘。 建設“數字博物館”是龐獻輝目前的一個設想。他表示,隨著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立體顯示系統、互動娛樂技術、特種視效技術越來越成熟,未來,法海寺將以三維矩陣信息為基礎,建設網上數字博物館,把枯燥的數據變成鮮活的模型,使實體博物館的職能通過趣味的方式實現,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引發觀眾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文化科普的目的。 借助科技的力量,法海寺壁畫還將不斷“走出去”。三維矩陣技術的最大優點是清晰度高,有效像素可以達到8000萬像素以上,圖像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放大數倍而不失真。以前,受制於壁畫無法移動,交流展示根本無從談起。未來,只需打開一台投影設備,法海寺壁畫便可在任何地方立體地還原在參觀者眼前。龐獻輝介紹,由於這次是對大雄寶殿內部進行360度全景采集,未來人們能看的將不止是壁畫本身,還包括殿內的空間布局,建築紋飾等都可以實現真實還原,其效果媲美參觀法海寺壁畫真跡。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