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蘇州磚雕藝術彰顯古城千年底蘊

蘇州磚雕藝術彰顯古城千年底蘊

日期:2016/12/15 1:22:1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年終歲末,中國傳統的年文化氛圍日漸濃烈,在《紅樓夢》中描繪的“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蘇州石路、阊門所在的七裡山塘地區更添節日喜慶,這裡獨有的民間文化磚雕藝術則是其中點睛之筆。
  磚雕是中華文化的奇葩,更是構建蘇州古典園林不可缺少的建築材料,與蘇州園林建設一脈相承。同時磚雕也成為了中國傳統建築的主要裝飾構件,常用在門樓、門罩、檐、花窗、影壁、柱礎等裝飾上,題材有花卉清供、神獸人物、文字書法、吉祥紋飾等,並形成了徽州、蘇州、北京、廣東等不同的地域風格。由於磚雕置於露天,所以它全用耐得住風雨侵襲的磚結構建造,而以蘇州的陸墓鎮明御窯磚為最著名,陸慕鎮御窯村早在宋代就為皇宮燒制金磚。
  始建於唐代寶歷年間的蘇州七裡山塘街古跡眾多,被稱譽為“姑蘇第一名街”,而北京頤和園內的那條著名的蘇州街,就是完全模仿蘇州山塘街的形狀與風貌而築成。七裡山塘上有諸多的古寺、古祠、古牌坊、古會館……這些古建築,精雕細刻,古色古香,一派歲月滄桑感,還有耳熟能詳的陳圓圓、董小宛等半塘傳說,裝點了山塘的婉約一面,在這些地方的深宅大院高高門樓和照壁上,常可見到精美的磚雕,“二十四孝”、《論語》等典故早就屢見不鮮,而小戶人家則傾向於三國、水浒,隋唐演義之類。
  蘇州因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歷史上磚雕名家輩出,高手林立,留下的磚雕門樓多達一百數十余座,散布於古城小巷深宅之中磚雕。只要略具規模的住宅,大多在門框上用水磨青磚砌成單獨的門樓,門樓上精美的書法和典雅的磚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蘇州磚雕更添了幾分濃厚書卷氣,在呈現吳門書派秀潤流麗風格的同時,豐富了蘇州磚雕藝術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
  由於磚雕對整座建築起著“點題”的作用,突顯戶主的身份和意趣愛好,蘇州民間甚至有“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的說法。尤其是集大成的太湖東山“雕花大樓”,早就以其精美的磚雕藝術鬼斧神工,享譽海內外。雅俗共賞是蘇州磚雕的一大特色,散落古城的遺珠則以山塘街、梵門橋弄、太湖東山等地較常見。蘇州磚雕總體風格上較清秀雅致,被譽為“南方之秀”。
  專家認為,磚雕是一種不被常人所熟識的民間工藝,它往往“高高在上”,難入匆匆而過的人們的目光,但它確實與我們共同生活了幾千年,成為蘇州歷史滄桑的見證,且逐漸被人重視,蘇州的古宅連同它的磚雕門樓,已成為文化遺產旅游的又一個熱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