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昌縣登錄文化遺存豐富的南宋古村藕岸
日期:2016/12/14 21:40: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Se,q]"iv^~#AJ0I099古建網,~Q\"NEXOl Dz
K?a5WX%Cd)D0 藕岸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人文資源豐富。村內有真君大廟、觀音堂戲台、文昌閣、禮文台門、後台門、呂紹虞故居等等,保存了較多的清代建築和傳統民居。
7pv0@e:`8R*CO(A q#N0 99古建網r/j ^:EF.i;eH%W@真君大廟位於藕岸村西側,是該村村民祭祀北宋抗金名將宗澤之所。廟始建於元末明初,現建築重修於清嘉慶廿五年(1820),占地面積620平方米,廟前外天井有近八百年的古柏一株與古廟相映生輝,更使古廟幽邃意境。
"mAVa#S2`H0:V sOL}#M'p&}!j0 大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築廟宇前後兩進 ,一進山門,二進大殿。原山門後檐置有戲台,因管理不善,戲台已被拆毀,僅存建築保存較好,木石同構,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99古建網'LfsF-Gt
wRj ^;fU0 山門面闊三間,朝南立面築成八字狀,前檐柱與四金柱通體圓型石質,明檐柱刻有楹聯,前廊卷蓬軒,明次間均設板門兩扇,中檻各施門簪一對,牛腿承托撩檐枋,飛椽出檐。
j+m;z6ogfhV Ldr0 99古建網j\2Q+FH9w-Ug,H大殿面闊與山門一致,屋面望磚鋪砌。屋脊二端設龍吻。殿內柱網通體石質至頂。前檐柱及四金柱均用覆盤式柱礎。明間構架抬梁式,五架抬梁前檐柱與四金柱間施月梁拉接,月梁居中立斗拱雀替承托其上檩枋,前後用貓梁穿枋穩固,後帶雙步,九檩用四柱,牛腿承托撩檐枋,牛腿透雕“雄獅戲繡球”“母獅護幼子”。山面穿斗式,分心前後雙步,外帶雙步,九檩用五柱,然中心雙步梁下施穿枋一道。牛腿承托出檐,牛腿镂雕“仙鹿含靈芝”。各單體為三合土地面,條石壓口,天井卵石鋪砌,總體青瓦屋面硬山造。
/~2s]%?(|0;g@]p#OzK/fW8A0 觀音堂戲台坐落於藕岸村街中,建於清代晚期。戲台坐南朝北,臨街而立,亦稱街台。台寬4.33米,進深4.30米。四角設石質柱子,下方上抹角,各柱間有縱橫檐枋串接承重,承托其屋面,演區頂部不施藻井,牛腿上施琴枋、座斗、雀體、荷包梁承托其上撩檐枋。對台四柱有抱對兩付,內容為“袛樹千年留古柏,靈台一曲漾清波。寬帶常綴蓮花座,水袖沒翻藕岸風。”戲台四石柱離地1.11米處,鑿有溝槽,演戲時可依此鋪上專用木板,演時為台,閒時為亭。99古建網;u%O5\+`8p#r[
99古建網f c~x.JT D^$T3[G文昌閣位藕岸村上段,坐落於衍慶祠西側,建於清代中期。二層樓房,樓閣式結構,坐北朝南,底層平面呈方型,牆體為空斗磚砌,東西二端山牆均施觀音兜,二側各開磚砌門框一道,東西貫通。底樓南布樓梯,二樓早期設佛堂,四面均施隔扇窗五扇,屋面為陰陽合瓦單檐歇山頂。建築占地27.6平方米。
PN/uHdx0'x3LuS#B8s O0 後台門位於藕岸村村中,中國共產黨新昌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於1938年11月在該台門誕生。清代晚期建築,坐北朝南,三合院格局,座樓帶左右廂樓,均設二層樓房,朝內天井立面重檐。二側廂南山牆與圍牆呈平行,圍牆居中開石庫門框,上置磚雕額枋,內凸雕古代人物故事,惜整組雕刻件均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遭破壞,今已漫漶不清。
,\th$P5lH0 99古建網1JY*Tkp左右廂樓各面闊六間帶一弄間,構架正房相連,故建築平面呈“凹”字形。南山牆均辟實拼門兩扇,側廂廊步直線貫通。座樓三開間,屋面望磚鋪設,明間底樓設廳堂。後為推堂間,次間立面檻牆居中均施隔扇窗兩扇,上下樓層各間室內隔斷有板壁及竹泥夾牆兩種。各逢梁架穿斗式,進深七檩分心用五柱。重檐廊步開敞式施單步,牛腿承托出檐。建築占地495平方米,總體明牆棂窗板瓦疊脊青瓦屋面封火山牆硬山造。99古建網.k4{@U UFNv
Z"A)MOV%yN0 呂紹虞故居坐落於藕岸村中心地段。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呂紹虞(1907—1979)原名呂型孝,我國著名圖書學家,目錄學家。
y:B6A,gDOt0,gRv q)Jb0 故居由正房及東西廂房組成,均為二層樓房,重檐結構。東西廂房南山牆之間砌圍牆。主體建築坐北朝南,然台門朝東開設,其位於東側廂南側頭間,設木質門框,清水做法,八字狀朝東敞開。頂部設花格天花,外施彎栓,飛椽出檐牛腿承托撩檐枋。99古建網lhS p0MVs ~
99古建網1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