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中國10大處女古鎮 別再只去麗江鳳凰

中國10大處女古鎮 別再只去麗江鳳凰

日期:2016/12/14 10:19:5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 僑鄉和順:絕勝小蘇杭的邊陲魅力名鎮
 


 

    和順,雲南最大的僑鄉,至今仍較完整地保留著滇西一帶明、清時代的建築風貌。 

    走進和順,就像走進了一座文化迷宮。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鱗次栉比,伸手便可觸摸到斑駁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 
 

    2. 査濟:黃山腳下最後的處女古村
 


 

    同樣是小橋流水人家,江南的那些則已被眾多的客人蹂躏踩踏,查濟仍然如村姑處子。 

    它的規模之大,在皖南堪稱第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現在村裡還保存著唯一的元代建築——德公廳屋,還有最完整的明代建築——愛月堂、二甲祠,眾多的明清代建築保護較完整。 

    它破敗頹廢的滄桑之美,能讓人看見中國鄉村時代輝煌的歷史。 
 

    3. 湖南隱秘古城黔陽:比鳳凰繁榮早千年
 


 

    除了鳳凰,湘西還有許多不被外人知的隱秘古城,黔陽古城便是其中之一。 

    它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 

比雲南麗江大研古鎮早1400年,較湖南省內的鳳凰古城早將近千年。 

 

    4. 丙安古鎮:赤水河畔“老照片”
 


 

    丙安古鎮位於赤水河畔,明清時期是川南入黔古道的重要場鎮。 

    這裡交通不便,使得千年古鎮丙安保持了獨特風韻——這裡除新修的一座懸索吊橋外,至今只有一條水路可到城堡腳下,隔河望去,整個古鎮基本保持了明清以來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 

    沿著帶有青苔的石板街走下去,眼看著斑駁的木板牆、老建築,好似走進了遙遠的明朝清代和民國時期。 

 

    5. 福建漳州趙家堡:南宋皇族後裔悲情遺夢

 


 

    地處福建漳州的趙家堡是宋代趙氏皇族後裔於明朝萬歷年間,仿照北宋故都汴京城的立意布局建造而成的。 

    綿延四百年至今仍保留著相當完整的原型風貌,素有“宋城”、“閩南小汴京”之稱。

有人說這是一座沒有皇帝的皇城,更是一個無法“完璧”的遺夢。

 

    6. 寶山石頭城:最後的納西族樂土

 


 

    麗江除了聞名遐迩的大研古城外,在距麗江以北約120公裡的金沙江大峽谷旁,還有一座古城,因其建在一塊龐大獨立的蘑菇狀巖石上,故稱石頭城。 

    這裡是納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無論是房屋、建築,抑或語言,都很好地保留了納西族群最真實的一面。 

 

    7. 茶馬古道重鎮寺登街:千年集市無人打擾

 


 

    我們已沒有機會去十年前的大理和麗江,但可以去看看現在的寺登街。 

    這個曾經的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依舊保持著千年古集市的舊有風貌,尚未被過多游人打擾,堪稱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 

 

    8. 江西鉛山: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千年古鎮
 


 

    說起江西的古鎮,估計全國人民的第一反應都是婺源。其實,婺源只是個村莊,並不能稱得上古鎮。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江西確曾湧現過數個著名城鎮,她們是水運時代市井繁華的代表,也大多在商品經濟的洪流中迅速衰落不為外人熟知。曾有“八省通衢”之稱的鉛山便是其中之一。 

 

    9. 廣西大圩古鎮:連個公廁都難找
 


 

   “圩”在南方指集市,“大圩”顧名思義就是很大的集市。 

    不過大圩也確實名不虛傳,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古鎮始於北宋,興於明清,鼎盛於民國,成為當年廣西四大圩鎮之首。 

    如今這裡商業痕跡卻很少,少到連公廁都很難。 

 

    10. 偏巖古鎮:夫妻樹下探秘另類女鐵匠

 


 

    偏巖古鎮是重慶通往華瑩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鎮,昔日商賈雲集,歷300余年,保存較完好,街兩邊的房屋建築沒有進行過任何的翻修,仍保持著原有的古樸風貌。 

    除了小橋、流水,老街、古屋,鎮上最吸引人的當屬這裡的“鴛鴦橋”、“夫妻樹”和女鐵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