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巢湖古城牆新立石碑有3處錯別字 回應稱系工人錯刻_中國文物網-文

巢湖古城牆新立石碑有3處錯別字 回應稱系工人錯刻_中國文物網-文

日期:2016/12/14 21:33: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前不久,巢湖市為市內41處不可移動文物立碑保護。消息一出,令人拍手稱贊。然而在參閱過程中,市民李先生發現巢湖古城牆碑文出現語句不通、錯字等問題。對此,巢湖市文管所負責人21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修繕後的石碑將於今日原址安置。
  新立文物保護碑出現錯字?
  洪家疃洪氏祠堂、柘皋鎮橋西街、板橋大廟、陳原道故居、巢城古城牆……作為歷史悠久的古城,巢湖一直以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跡聞名省內外。隨著近年來人們文物保護意識的加強,巢湖市文物管理部門在今年10月中旬正式為轄區41處不可移動文物立碑保護。消息一出,令人拍手稱贊。然而,一些市民幕名前往參觀時,卻發現文物保護碑上竟出現錯別字。
  “文物保護碑上出現錯別字真不應該,一些錯誤非常明顯。”今年40歲的李先生,家住巢湖臥牛山風景區附近。生在古城,李先生對古城文史格外關注。得知立碑保護消息後,他第一時間來到巢湖古城牆保護碑處參觀。參觀過程中,李先生發現了三處錯別字,分別是“據有”、“高大萬丈”以及“糯米希”。
  這些錯誤讓李先生又氣又急,他連忙打來熱線電話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及時更改。“古城牆可以說是巢湖歷史的名片,立碑保護是好事,不要讓這些細節影響了城市形象。”
  民俗專家認同市民的質疑
  21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巢湖古城牆保護碑所在地。關於古城牆歷史意義,碑上如此篆刻:古巢城的城牆據有巢湖流域古城牆的代表性,底部以一塊塊方正平整、重達百余斤的青石奠基,牆體高大丈余。青石之上,以長一尺、寬五寸(也有六寸)、厚二寸半的青磚以“糯米希”砌至牆頂。
  李先生所指出的錯別字是否屬實?對於這一問題,記者聯系咨詢了巢湖民俗專家昂雲。“巢治最古,古在何處?古在這一點一滴的前
  遺跡。所謂的城市厚重感,無非依靠它們累積、積澱而來。”對於李先生的觀點,昂雲表示認同。“首先,第一段文字文理不通;其次,第二段起碼有三個錯別字。就錯字而言,‘據有’應為‘具有’,‘高大丈余’當是‘高達丈余’,‘糯米希’理該‘糯米稀’。”
  對於這些錯誤,昂雲直言“不敢相信”。“文物以及文物保護碑刻受眾面極廣,若不指出,贻笑大方事小,謬種流傳誤導來人事大。希望相關部門及時更改。”
  修改後新碑今日進行安裝
  “錯別字雖小,但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古牆文物保護碑豎立於公共場合,對歷史的記載與宣傳,包含的是深層的民族文化底蘊。”對於碑文出現錯別字一事,安徽大學社會學教授王雲飛認為:碑文出現錯字敲響了文物保護工作的警鐘。“從保護碑上便可得知這座城牆的過往,然而源頭上的錯誤會大大減輕人們對於知識的崇高感。細微處見真章,文管部門應該重視起來。”
  隨後,記者將此事反映給了巢湖市文物管理所。該所劉所長表示:已經接到群眾反映,新修繕的石碑下午將重新安置在原處。“我們向技術工人提供了電子版稿件,但在篆刻過程中,工人漏刻錯刻了一些字。了解情況後,我們立刻檢查其他石碑信息,只有古城牆一處出現問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