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長壽古鎮劉躍平: 商業做減法 旅游做加法

長壽古鎮劉躍平: 商業做減法 旅游做加法

日期:2016/12/14 10:13: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纖弱而淡然,這是重慶長壽古鎮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躍平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如這個位於長壽的旅游勝地,讓人坐下來並生出親近之心。

  但當話題轉入到古鎮的運營上,劉躍平的侃侃而談透露出這分明是個女強人,其強硬的態度更是與眾不同:不怕老商家走,正可借機洗牌。

  商業做減法 

  找跟古鎮特色契合的商業形態

  傳統的旅游景點或商業街區,都巴不得吸引更多商家參與進來。但面對開街不過1年的長壽古鎮,劉躍平所在的長壽古鎮團隊現在思考的卻是如何做減法。

  “沒有特色和實力的商家都參與進來,表面上可繁榮一時,但時間久了反而要降低古鎮的品質感。”站在整個長壽古鎮長期運營的高度來看,劉躍平覺得,和古鎮特色相契合的應該有一些文化味、有特色的商業形態,而之前一些短平快的商業形態,並不利於古鎮的長期運營。是時候做做減法了,提檔升級,抬高門檻,“比如對自持的四合院門面,我們自己劃定的招商要求是收藏和私人會所,一下就把選擇的面縮窄了,很痛苦,但必須這麼做。”

  不怕老商家走掉,抓住關鍵的商家後正好洗牌,“公司的招商團隊正考慮選取10個業態,10個代表性的商家進行扶持引導,甚至是補貼,參與到其具體經營中,幫助做出各自特色,在古鎮中扎根並做大做強,最終在後期開發項目中復制此模式。”

  劉躍平說,和古鎮具有的旅游、文化等功能相比,商業運營是目前的一塊短板,而在補短之後,古鎮的承載能力將大大提升,平台效應將更加顯現。

  旅游做加法 

  與旅行社簽合約,每天推1台節目

  旅游從來是長壽古鎮的強項。這個位於長江三峽旅游黃金線上的景點,去年“十一”黃金周,接待游客達30.86萬,排在重慶近郊旅游景點中前列。而2012年全年,吸引游客就達到200萬。而此時的古鎮整體開發規模還不到1/5。值得欣慰的是,長壽古鎮短短1年的運營正在成為長壽旅游和重慶近郊旅游的一張名片。

  但長壽古鎮的團隊並不滿足,他們需要更多的旅行社參與進來,把旅游這根管道盡可能擴充,而旅行社也需要拓展傳統旅游路線之外的景點。雙方可謂一拍即合。因此,長壽古鎮與重慶13家旅行社簽訂合約。

  如今,古鎮裡的綜藝館每天都要推出1台節目,主打夜場文化,在重大節日還有城隍巡游、仿古迎親、仿古判案固定演出。而在此基礎上,團隊積極推動的加法還有:壽文化博物館這樣的文化產業項目落地,大型原創舞台劇福壽大典的推進,並和杭州宋城千年情的幕後團隊接觸,與華僑城互相借鑒,為後期的更為豐富的旅游內容做鋪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