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古建築修繕,北京中軸線申遺啟動
日期:2016/12/15 2:04: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2011年6月11日是中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北京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今天正式啟動,包含故宮、天壇、永定門一線的古建築群有望以“軸線”的形式整體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北京市文物局同日啟動了中軸線文物保護工程,先期將對大高玄殿、北海萬佛樓和闡福寺等一批重要文物建築進行修繕。
據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標志,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中軸線申遺預計將於今年9月前納入國家預備申報名單,如果各項工作順利,最快將在2013年實現申遺。
據悉,長達7.8公裡的中軸線上現存的主要文物建築包括永定門(復建)、燕墩、天壇、先農壇、正陽門、太廟、社稷壇、天安門、故宮、景山、北海、皇城牆、普度寺、萬寧橋、火神廟、鼓樓、鐘樓等。新中國成立以後,又陸續擴建了天安門廣場,建設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毛主席紀念堂等古建築。
新時期的中軸線融入了更多城市功能,強調市民化、開放化。目前中軸線周邊已形成多個功能相對成熟的地區,如什剎海、南鑼鼓巷、前門、大柵欄等傳統商業街,故宮及天壇周邊的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區,天安門城市中心廣場,以及中南海、東交民巷地區相對集中的政務服務區。
近10年來,北京市投入保護經費近10億元人民幣,陸續開展10余處中軸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修繕和環境整治工作,如故宮古建群的修繕與周邊皇城牆遺址公園環境整治工作、天壇神樂署搬遷修繕以及火神廟騰退修繕等。
當天發布的首批中軸線文物修繕名單中包括大高玄殿乾元閣、北海萬佛樓和闡福寺等古建築群。大高玄殿是中國唯一一座明、清兩代皇家御用道觀,現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元閣為大高玄殿內重要的文物建築之一,上部為象征天圓的攢尖屋頂,覆以藍琉璃瓦,象征天;下為方形,覆以黃琉璃瓦,象征地。
北海萬佛樓於1770年竣工,現僅存寶積樓、妙相亭、致爽樓、琉璃門(普慶門)、石經幢等建築,建築面積約952平方米。闡福寺位於太液池北岸,原為太素殿舊址,清康熙年間,聖祖常奉其母後避暑於此。
這將促進北京古建保護修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