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鎮探幽美景多

古鎮探幽美景多

日期:2016/12/14 10:36:5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古鎮探幽美景多 橫欄的古橋流水。 古鎮探幽美景多 南朗 古鎮探幽美景多 南朗美麗的水鄉。 南朗的文化街。

    南朗的文化街。

    記者兵分幾路 行走於中山各個鎮區 感受當地的文化 找尋中山最美麗的地方

    開篇語

    中山古稱“香山”,據唐朝《太平寰宇志》記載,其境內的五桂山多產奇異花卉,香溢數十裡,故名香山。

    數百年前,第一批遷徙來到中山拓荒的先民,看到了那片望不到邊際的黃菊,被它深深地吸引,毅然決然地留了下來。自此,便開啟了中山的歷史。

    中山,這座以菊花作為市花的城市,如今同樣綻放著數個多世紀前的美麗,將環境之美刻寫在新時代歷史的一頁。

    近日,中山市南朗鎮、三角鎮、東鳳鎮、神灣鎮、橫欄鎮、港口鎮、大湧鎮、阜沙鎮、民眾等9鎮區被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時,意味著中山的美麗已經得到了新時代的認可。

    記者兵分幾路,行走於中山各個鎮區,感受當地的文化,找尋中山最美麗的地方。

    南朗鎮

    南朗鎮,是中山市傳統農業大鎮之一,擁有著46000多畝耕地和大片的山地資源,又是中山市的濱海鎮區之一。這一片有山有水的“寶地”,曾孕育出了孫中山先生這樣的偉人。此時的孫中山故居旁,依舊綠葉繁茂。隨著旅游開發不斷深入,這裡的人氣也開始鼎盛起來,讓古老的宅子也不再感覺寂寞。故居中一間少游人觀賞的房屋,雨水悄悄地從屋檐處滴落,不知不覺地將牆面也染成了歲月的顏色。片片綠色的稻田旁,年輕人意氣風發地騎著單車。

    三角鎮

    三角鎮,這座中山北部的小鎮,三面環水,土壤肥沃,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強鎮。三角鎮人講著中山特有的一種方言“三角話”,講述著當地最本真的民俗文化。

    這裡的居民如百年前他們的先人一樣,善於精耕細作,保留了其固有的田園風貌。依舊是當年的沃土,依舊是那群辛苦勞作的農民,當銀發悄然爬上了他們的發梢,才驚訝自己已經老去。

    民眾鎮

    民眾鎮,素有中山“谷倉”之美譽。居民大多臨水而居,享受著寧靜而古樸的生活。她長達46公裡海岸線,現有大約35平方公裡的水域,擁有珠江三角洲現存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優良生態環境。從勤勞的疍家人開始,出海打魚,歸家種地,依水而居,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嶺南水鄉文化。耳邊傳來悠揚婉轉的鹹水歌,眼前迎親的隊伍正浩浩蕩蕩地從橋下經過。女子從一個村子嫁到另一個村子,一條水道將新家與娘家相連,從此便開始了船行兩家的日子。

    橫欄鎮

    橫欄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古橋流水,一葉輕舟碧波行。一座百年的古橋,滿目瘡痍地講述著它的故事。而連片萬余畝的花木基地,則反映著如今橫欄鎮的現代風貌。這裡的居民代代住在清澈的河湧旁,但不能像門前那不腐的河水一樣,經歷百年。一位老人坐在百年的古橋旁,每日靜靜地目送著孫子上學、放學……
    (編輯:李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