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重慶市副市長譚家玲調研釣魚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重慶市副市長譚家玲調研釣魚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日期:2016/12/14 11:08:3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2月24日,重慶市政府副市長譚家玲率隊赴合川區調研釣魚城遺址申遺工作,在實地考察釣魚城遺址范家堰考古發掘現場後,召開了釣魚城遺址申遺工作會。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李世奎,市文化委副主任、市文物局局長幸軍,合川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釣魚城遺址申遺文本和保護規劃編制單位、課題研究單位負責人陪同調研並參加了會議。

在釣魚城遺址范家堰考古發掘現場,譚家玲詳細了解了考古工作最新進展,實地查看最新出土文物和發掘保護情況。她指出,推進釣魚城遺址申遺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遺址,要把申遺的過程當作保護的過程,在保護文物的過程中實現有效利用,展現遺址價值。

在隨後召開的釣魚城遺址申遺工作會上,譚家玲聽取了合川區和市文化委關於釣魚城遺址申遺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以及申遺專家團隊、市政府參會部門發言,就進一步推進釣魚城遺址申遺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她對釣魚城遺址申遺工作予以肯定,強調全市各相關部門及合川區要倒排時間、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形成合力,把推進釣魚城遺址申遺工作作為“文化強市”的重要抓手,齊心協力,加快申遺進度。重點把握六個方面,即:考古是基礎,要在相關規定、規范允許的前提下,適當擴大考古范圍。在考古的過程中注意保護生態和文物,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研究是重點,專家團隊研究要和考古同步進行,揭露普遍價值,尤其是注重延伸研究,結合“一帶一路”、“民族融合”、“強軍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挖掘釣魚城遺址的現實意義;注重研究成果的集成和梳理,做好消化與轉化、內化與外化、國際化與大眾化等工作,及時解讀最新研究成果。傳播是支撐,及時傳播釣魚城遺址的普遍突出價值,讓釣魚城遺址走向世界,讓世界關注釣魚城;調動新老媒體,利用專業和大眾渠道,宣傳貫徹實施好《釣魚城遺址保護管理辦法》,提升釣魚城遺址申遺的知曉度、認同度和影響力,營造申遺的濃厚氛圍。申報是關鍵,形成倒逼機制,排出時間、落實責任、倒逼推進,確保申遺各個環節的工作一次成功。保護是根本,要以申遺促保護、促利用、促整治、促發展,立法保護和現場保護緊密結合,核心區保護與周邊環境整治並重,當前保護和長遠保護統籌考慮。展示傳承是目的,要讓文化遺產按照“共享發展”的理念實現共享,讓歷史教育今人、告訴未來;展示利用要在可視化、體驗化方面提前做好規劃設計,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時代要求,注重數字展示和利用;梳理好內外交通體系、接待體系和導游解說體系。(朱永祿  特約通訊員黃秒斌)

 

(來源:國家文物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