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將正式通航

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將正式通航

日期:2016/12/14 11:05: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京津冀將統籌推動長城文化帶、運河文化帶和西山文化帶的建設,‘十三五’期間實現京杭大運河通州、河北香河、天津武清段正式通航。”昨天,在“‘十三五’時期北京文化中心建設展望”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於平透露。據悉,本市確認了大運河北京段近40處遺產,未來5年,通過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大運河的遺產管理與展示系列將初步建立。     大運河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流,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大運河北京段由昌平到通州,途經六個區,包括南新倉、什剎海等重要點段和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於平介紹,大運河文化帶更多是結合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來開展大運河保護工作,“將充分利用大運河深厚的文化底蘊,把歷史元素融入到行政副中心建設中。”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將會依托考古專業團隊,做好運河沿線,特別是北京舊城內河道的保護。目前,東城區文物部門已完成了本區域內河道保護報批工作,計劃在未來5年內完成相關的保護和景觀恢復工作。同時,水務部門也將加強運河沿線污水治理力度,使水質明顯提高。     西山文化帶涵蓋各類文物430多處,“十三五”期間,以清代三山五園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景區建設將初具規模。於平透露:“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和考古工作正在進行,未來5年將依托現有考古成果,實現圓明園內重要景觀的恢復。”另外,西山文化帶的中西部地區,以妙峰山為主,將形成民俗文化旅游區,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的基礎上,實現生態建設和文化產業振興良性發展。     北京長城已有開放點17處,其中八達嶺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五A級景區,還有四處為國家四A級景區。北京市建設長城文化帶,將加快制訂和完善長城保護規劃,進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用5到10年時間,使長城這一歷史上的軍事屏障成為北京北部歷史文化體驗帶和生態環境保護帶。 (來源:北京日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