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廣東:梅州客家“牛角屋”的新說

廣東:梅州客家“牛角屋”的新說

日期:2016/12/15 0:45: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客家圍龍屋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雲南“一顆印”、廣西干欄式建築被稱為中國五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廣東梅州客家“牛角屋”建築風格較為奇特,它不僅保留了客家圍龍屋建築風格特色,而且在設計上與其它客家圍龍屋有所不同,因其外形很像牛角的形狀,故名“牛角屋”。

廣東 梅州 客家 牛角屋 建築

  近日,筆者帶著好奇心,探訪了梅州牛角屋。

  梅州牛角屋位於梅縣白宮鎮富良美村,這裡山清水秀,一派田園風光。從遠處看,牛角屋坐北向南,黑瓦白牆,為三進三圍六橫式的結構。走進屋內,上下廳堂,左右橫屋,橫梁瓦角,雕梁畫棟,布局規整,與普通的客家圍龍屋無異。

  據80多歲的徐雪梅老人介紹,牛角屋由他們的祖先丘開麟、丘湘麟兄弟所建。早年他們遠赴印度尼西亞,由於經商有道,賺錢後返鄉建屋,耗時十年,於1884年建成此屋。至今雖歷經百年風雨,仍保存完好。據有關專家考證,這種牛角形的圍龍屋在梅州獨此一家。

  圍龍屋為何建成牛角狀,不知情者會猜測是為了美觀效果或者是經濟方面的因素。而徐雪梅告訴筆者,客家人歷來講究風水,認為“風水”的好壞同住宅的形狀有密切的關系。此屋之所以建成牛角形狀,恰恰也是風水緣故。徐雪梅告訴筆者,牛角屋的另一端,是個山脊,與這邊的牛角正好形成一個半圓,據說這是難得的風水寶地,故無需建成全圍龍。

  牛角屋除了半圍龍的牛角外,還有兩個奇特的“牛眼”。這兩個“牛眼”就是該屋化胎前的兩口井。據徐雪梅介紹,她原先認為這是日常用水所需的普普通通的兩口水井,直到一位日本的專家說這兩口井是牛角屋的兩只“牛眼”,她才“恍然大悟”。以前老人洗衣泡茶用水都從井裡取,因為是泉水,井水常年源源不斷,干淨清涼。記者看到,水井直徑約半米,井深不足一米,無井沿,仿如牛眼,與一般圍龍屋在屋前開井不同。

  據了解,因為牛角屋的奇特構造,每年都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前來研究。徐雪梅說,前幾年有從美國、日本等國遠道而來的“朋友”把整個牛角屋仔細觀看一遍。還有一群從香港過來的建築系學生專門前來“解密”牛角屋,他們白天到牛角屋研究和測量,晚上就去鎮上住,歷時好幾天,想盡辦法揭開牛角屋的神秘面紗。

  徐雪梅老人還向筆者透露,她家祖先歷來勤儉持家,重視教育,傳承客家人崇文重教之風。如今很多後代通過教育已走出牛角屋,遍布全國及東南亞、加拿大等世界各地,而且多有成就。令徐雪梅欣慰的是,每年都有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歸來的後代回到牛角屋尋根問祖,追本溯源。

  據悉,近年來,梅州正依托“國家客家生態保護區”落戶梅州這一優勢,著力打造客家生態文化旅游特色區,並對全市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等客家特色鄉村進行統一規劃開發,形成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保護區。尤其是富良美村的牛角屋將與當地的聯芳樓、棣花居等被劃為典型的客家古民居後,將為梅州迎來更多的海內外游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