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浙江省文成縣文物普查登錄一處保存完整的古祠堂群

浙江省文成縣文物普查登錄一處保存完整的古祠堂群

日期:2016/12/14 21:40:1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RPD;| k#c5M8{:nA0

-a$bR)SRBc)\#o*|S0 99古建網K#r L4f(Fa Om;q

  近日,浙江省文成縣普查隊在石莊村發現七祠堂,並登錄為祠堂群,屬清中晚期至民國時期建築,建築形式各異,規模不一,以石莊高山下的祠堂為最早。99古建網 {E@a'a Z7w#d7_2@t

f|Y:Iq&N j0  清道光七年(1827)六月,為奉祀靖德到“錫”字輩列祖,“錫”字輩後裔在石莊高山下建祠,族人稱為“大宗祠”。建築坐北朝南,由頭門、戲台、廊軒、正廳組成,占地面積664.27平方米。頭門通面闊五間加兩套間19.95米、深5.45米、高5.5米,部件浮雕舞鳳與戲曲人物;頭門前有深4米院壇,立清鹹豐貢生旗桿座3座,明間影壁後為邊寬4.55米方形勾欄式戲台,高7.2米,飛檐翹角,四向串梁木上各置2朵平身科,台額花板縷雕,牛腿比翼倒鳳,天棚板平面框格式;兩側各為五間闊10.85米、深4.5米,高5.2米的上樓廊廂,頂脊串接頭門與正廳耳房;中為5.6×10.7米天井,以二踏跺通正廳;主體建築正廳單檐歇山造,與正門對視,進深10.75米,立柱粗壯,明間金柱抬梁,後壁設神龛,柱礎分圓鼓式青石磉和用於梢間的黃石磉,闌額中段浮雕雙獅戲球,兩端頭飛鳳對視,雀替和挑檐桁俱飾雕纏枝花卉。其祠雕飾工精湛,布局合理,建築嚴謹,雖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經民國和近年數次維修,至今仍保存完好,加之四周有古松遮蔭,崗丘綠竹點綴,環境清幽可人,誠為浙南清代中後期祠宇建築之典型。99古建網U2a(W&k ~

8n4e;m9Y"?*]w0  祠堂是宗族圖騰最具體的表象。一村有如此之多的古宗祠,並且祠堂建築形式各異,規模不一,有的建有戲台,有的立有旗桿夾,且雕刻精美,保存較好。它的發現對研究文成地區的人文風土、變遷史、建築風水等具有一定價值。同時也為研究浙南地區清代至民國時期的祠堂廟宇建築提供了實物佐證。(浙江文物網 吳海紅)99古建網5Q%f3a!_*]

伊尚錦時尚手冊-女性完全時尚手冊 http://www.eshangjin.com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