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一座古建築應不應該開放 得根據歷史價值 文化價值來判斷

一座古建築應不應該開放 得根據歷史價值 文化價值來判斷

日期:2016/12/15 1:30:2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蘇州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省級56處,市級184處,共265處,此外還有控保建築240多處。正是這張名錄中的一處處如雷貫耳的地名,交織出蘇州厚重的歷史與文化的盛名。

    其中全國重點琉璃瓦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拙政園、留園、太平天國忠王府、虎丘雲巖山寺、全晉會館、俞樾故居等等,目前均為園林、名勝、名人故居或博物館向公眾開放,沒有設置會所。

    蘇州出台《蘇州市古建築保護條例》,允許個人和組織購買、租賃古建築。目前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有好幾家均為租賃經營的狀態,包括:衛道觀前的潘宅禮耕堂,目前為會所;白塔東路的北半園,目前是一家高端餐飲;干將西路的過雲樓,現在成為風光三輪車公司的辦公經營用地;

    茶館對原有建築結構幾無改動以外,而其他幾家不乏在古建築中興建廚房,或是對結構進行小修小改。而最為人們擔心的是,作為民國建築的蘭石小築,卻被改做水療會所,弄得水氣蒸騰。盡管記者探訪這家水療會所時,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裝修時全部用了隔板把整個建築內部包了起來,浴室也做好了防水工作。

    紐家巷的方宅現為平江客棧,平江路的汪氏義莊現為餐飲、茶室,山塘街的汀洲會館、鮑傳德莊祠現在均為會所,鳳凰街吳氏故居現為餐飲會所。

      一座建築可以為個人所有,而它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則屬於所有蘇州人。在故宮建福宮事件發生之後,人們又重新開始關注,蘇州豐富的文保建築、控保建築資源被開放給社會資本經營。

    控保建築建會所,與故宮建會所,性質是不同的。”蘇州敦本堂古建公司董事長鄭志然認為,故宮是打著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頭牟利,而控保建築承擔的價值和意義與世界文化遺產畢竟不能等同。蘇州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徐剛毅觀點也類似,“現在的問題是沒有人來買這些建築,有太多建築得不到修繕和保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首先不要限制太多。”他覺得,建築就是給人使用的,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保護。對於蘭石小築,他的觀點是,這是一座民國建築。

    蘇州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書記周雲認為:“一座古建築應不應該開放,得根據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來判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等文化歷史價值高的建築,應該由政府全方位地保護,並向公眾開放。或者個人購買作為私人住宅,也未嘗不可。畢竟,民眾的參觀需求是有限的,過多古建築開放只會造成管理上的困難,和維護成本的上升。蘇州在允許社會資本經營琉璃瓦古建築的同時,也有紅線,那就是經營者對古建築的修繕、裝修方案都必須得到文物部門的審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