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坐佛追索啟動 律師:持有人漫天要價不切實際_中國文物網-文博
日期:2016/12/14 21:31:0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匈牙利展出“章公祖師”佛像後,陽春村村民便制作了請願條幅,希望祖師早日回歸,目前已有數千人簽名攝/實習生 曾玺凡
11月11日一早,由北京律師劉洋帶領的律師團從福建大田縣城驅車前往吳山鄉陽春村。
第二天,村民代表與7名律師正式簽訂委托協議,此舉標志著備受關注的“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坐佛跨國司法追索啟動。
律師團負責人劉洋律師曾是“追索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訴訟律師志願團”的首席律師。他表示,此行“拿到了有利案件審理的近乎直接的證據”。
劉洋認為,如果最終通過司法訴訟贏得章公祖師回歸,“此結果在國內將是歷史性的,勢必會影響到更多的國內文物可以通過司法途徑進行追索,並給依法追索者以必要的信心。”
距離回國時效的最後期限時間已不多
法制晚報:為什麼要啟動司法訴訟進行追索?
劉洋:此次文物追索,我們的政府第一時間承擔了追索工作。據我所知,起初的工作卓有成效,但後來荷蘭持有者突然變卦。我們認為,適當的給點壓力,恐怕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因此,我們啟動司法程序,更有一些華僑在歐洲、在荷蘭進行持續抗議。盡管持有者目前還在裝聾作啞,不吭不理,但當他接到法庭的傳票以後,我看他以後還能不能保持沉默。
按照中國法律,從丟失那天開始計算,即使適用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我們也必須在2015年12月16號之前,完成起訴,否則在時效上就失權了。
依據荷蘭法律,若公開、持續、非暴力地“占有”一個類似於文物的物品超過20年,則占有者獲得該物品的所有權;按照持有者的聲明,他於1996年獲得“肉身坐佛”,2016年就20年期滿。因此,即便現在啟動司法追索程序,時間也不多了。
法制晚報:荷蘭籍收藏者自稱1996年獲得這尊佛像,按照荷蘭民法典規定,超過20年,司法追索將無濟於事。時間不多了,接下去有什麼安排?
劉洋:回北京後,我們把證據進行歸類整理,照片貼好,做好說明,再翻譯成英文,爭取在11月底到荷蘭阿姆斯特丹進行起訴。
大量證據證明佛像是遺失的章公祖師
法制晚報:這次來福建主要是開展哪些工作,目前有什麼收獲?
劉洋:之前印證荷蘭收藏家所擁有佛像就是遺失的章公祖師,主要是通過福建省文物局提供的一些證據進行說明,但那是一般意義的證據。訴訟所需要的證據,從形式上和實質上,都要進行完善。我們此次就是按照訴訟要求完善證據,整整做了四天,累的頭昏眼花。除此之外,我們還新發現了一些證據。
至今未有司法追索海外文物成功案例
法制晚報:在中國,至今還沒有司法追索海外文物的成功案例。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劉洋:我想可能有幾個因素,一是與我們國家的國情有關。無論承認不承認,我們國家有一個強大的行之有效的專業組織,過去多件非法出口的文物,也都是循此途徑追索成功的。二是民間還未形成這個思維習慣,在別的國家,一旦發現他國有被盜文物的下落,首先考慮報案,緊接著就是司法追索。
法制晚報:什麼情況下這種文物流失才會啟動司法程序進行追訴?成功率高嗎?
劉洋:我一直在考慮這麼一個問題:美國成功追訴文物的案例為什麼很多?二戰期間,歐洲一些猶太人家族丟失了很多藝術品,二戰以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品市場和古玩市場。後來有猶太人通過司法追索成功後,就陸續有更多的人通過司法追索的方式獲得遺失文物。
特別是美國,二戰以後,外國人在美國打贏了好多個官司,追索他們在二戰期間丟失的文物和藝術品。最有名的美國Menzil(馬自理)訴Albertcise安德魯士返還名畫案、德國博物館訴 Elicofon(伊蘭凡)返還名畫案,原告不僅打贏了官司,並且形成了美國法律的著名規則,即“請求拒絕規則”,也叫做“新發現規則”。其規則突破了原來的訴訟時效的計算方式,從“文物丟失開始計算時效”改為“發現了文物持有人並請求其歸還遭到拒絕時開始計算時效”。
持有人最好庭前返還 漫天要價不實際
法制晚報:媒體報道,荷蘭收藏者提出了很高的價碼,並稱這是20年來他對肉身佛研究和保管所花費的費用。必須獲得補償,才考慮歸還,對於這個訴求,您如何看?
劉洋:目前訴訟程序已經箭在弦上,但是我們仍然希望荷蘭收藏家充分考慮訴訟對他的劣勢,能夠比較嚴肅地面對和接受這個事實。
我們希望荷蘭持有人能夠自己或者通過律師與我們溝通,我們甚至可以庭前和解。但原則上他必須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不承認他有索要賠償金的權力,漫天要價是不可能的。而且權利人都是當地一些並不富裕的農民,他們也出不起那麼多錢。他可以考慮友誼奉還,像法國的皮諾家族歸還圓明園銅獸首一樣,那他所得到的報酬不是金錢可以計算的,村民們會把他看作最好的朋友,他甚至會得到超乎想象的回報。
從當事人的角度考慮,我還是希望盡早將事情解決。但從文物訴訟的律師團負責人的角度來說,我倒是真希望這個官司能打下去,這樣在中國就有可能做成一個很好的案例,為未來更多的訴訟追索提供支持。
最大動力 成功將給更多追索者信心
法制晚報:對於您而言,做這件事最大的動力是什麼?
劉洋:這幾年我一直把跨國文物追索作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我想在這方面最終能拿出一些成功的案例,這就會獲得一些成就感,這個是最重要的動力,所以辦理此案我非常有興趣。律師團的其他律師受到我的影響,他們也是這種想法,他們都是我挑選的最優秀的律師。
另外,章公祖師的追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涉外訴訟裡面無論是國內訴訟還是國外訴訟都將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這個案例可能會影響曾經丟失文物的人,不少類似文物一直是在“水下”,沒有“浮出水面”,如果最終通過司法訴訟贏得章公祖師,會產生很多這樣的訴訟,給這些追索者以信心。
法制晚報:目前有壓力嗎?
劉洋:肯定有。這件事已經迅速成為一個公共事件,我每天都在想著這件事情,每天只休息大概兩三個小時,經常三四點起來辦公。
村民對信仰非常執著 官司將打到底
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您之前沒有接觸過這些村民,陽春村村民給您留下什麼印象?
劉洋:村民對於章公祖師的信仰是非常濃的,不了解的外人可能還要笑他們的行為。村民們會把很多現象聯系起來,很虔誠很可愛。
他們認為章公祖師這個保護神可以給村民帶來很多的保佑,幾乎每個村民都能拿出一些自己與章公有關的故事。
另外,他們相對樸實,也非常團結。
他們在給律師的委托書上簽字時沒有起過爭議,在章公祖師追索工作上,他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有人出人有錢出錢,非常齊心。不少村民還辭掉工作來幫忙,無怨無悔。
我這次來陽春村取證和鑒定,感受到村民對章公的崇敬,他們對章公的需要感動了我。
取證時和村民聊天,很多村民不由自主地哭了,我到這,他們把我看成拯救苦難的人。
他們是淳樸的,不像我們經常懷疑一切,他們很單純,對你畢恭畢敬地迎來送往。
我很感動,堅定信心,盡最大能力,哪怕是一審二審,實在不行我再啟動國內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