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傳統村落保護如何引用社會資本

傳統村落保護如何引用社會資本

日期:2016/12/15 1:18:2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首先大家看,我去過2000多個鎮,這是我認為中國傳統村落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村落,安順屯堡,它有物質文化等等非常齊全,有人的生活,同時具有精神文化的傳承,宗教信仰等等。

屯堡作為一個傳統村落,可以說是明代村落文化的活化石,它是當年朱元璋的部隊到了貴州之後留下來的,還帶有江南的特色,你到了這個地方就會恍如進入明朝。明朝時代的房屋、建築、生活方式、農耕、生存方式、語言、交往、服飾、婚喪嫁娶等等完全保留了風格,非常具有代表性,這就是我們今天開會的主題,傳統村落的活化石。

屯堡為什麼能保留下來?第一個是封閉;第二,外來移民;第三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上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第四,由於教育和傳播方式的落後,阻礙了當地人接受外部不同信息的能力也使得它得以保護;第五,因為所有的建築、生產工具、交往模式等等都在發揮著實實在在的作用,有使用價值;第六,屯堡的人文、社會、自然形成了類似於生態系統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衡,這就是它為什麼存在的原因。

現在類似於屯堡的現實挑戰有這麼幾個:

1.外出打工看到了現代的建築之後,拿個圖紙就要回來拆舊。

2.過度的商業化開發,現在大家見多的很多也是這個樣子,除了保留了傳統民居的外形,剩下的文化、生活方式、精神內涵蕩然無存,成了一個大賣場。

3.空巢村,空心鎮,大量的古村落沒有人了,完全處於一種衰敗的境界。

4.實際上我們的古村落、危房和次危房的比例高達60%,但是中國目前的古建築的有關人才,古代建築的工匠,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工藝幾近失存。

5.古建築被拆卸、搬遷、變賣,流走他鄉。近幾年、江蘇、陝西、貴州、山西、安徽、雲南等等古建築被發達地區等等的企業家連房帶瓦,連地磚帶雕刻全部買回去,大家到沿海很多地方就會看到江南建築基本上出現在山東,山西的建築基本上出現在浙江,這個非常普遍。

剛才我講的是常規性的破壞,古建築面臨的各種政治運動和政策性破壞也是非常嚴重的。

比如說,我歸納為無知無畏型的破壞;意識形態的破壞,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關鍵進入我們這個時代就是改善與政策型的破壞,改革開放以後,在我們的農村大體進行過三次大的建房熱,平均十年一次。但是我們現行的政策對保護古村落的文物是非常不利的,一、現行政策是一戶宅,所以說農民建房只能拆除老房建新房;二、新批宅基地固定面積標准;三、宅基地不得買賣。

第六,我要講古村落面臨的真正危機,是有地方政府、開發商、規劃師參與的,有組織的、大規模的建設性破壞,這就是我們進入新世紀以來的將近15年的,從新農村到城鎮化。

1、建設型破壞:新農村建設拆並了大批自然村落,對村莊進行簡單的“推倒重來”。

2、發展型破壞:以房地產擴張、新城新區建設為特征的城鎮化的快速推進。

第七,以往城市和村莊建設的最大敗筆:個性丟失、文化斷裂、品位低下、形象相似。

我們民族文化的載體應該是建築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的建築承載的不是我們民族文化,總書記講叫“奇奇怪怪的建築”,沒有靈魂,沒有品位,也沒有檔次;大拆大建,實際上他干的一件事就是“挖你們家的祖墳”,實際上是挖了我們中國文化的祖墳,比如大量的古街道被拆掉,傳統村落被拆掉,我們得到了四室一廳的住房,得到了GDP,但是失去了文化的根,失去了我們文化的靈魂。

在國家對於文物、對於村落、對於古建築保護的過程當中,長期以來也存在著重大的偏差,比如說我們關注所有的文物,我們可以把它分為高價值的東西,另一種可以叫做低價值的東西。什麼是高價值的東西?高大上的東西,才子佳人的東西,帝王將相的東西,能保存得很好,從晉祠到故宮都沒有問題,但是我要說的是相當多的普通的民間村落,普通住宅恰恰是和我們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中華民族、中國文化的淵源,原生態的細胞的東西卻不在保護之列,這是多麼大的誤區啊!所以說,真正的價值,傳統村落建國以來一直沒有被發掘,一直到習總書記之後才剛剛開始受到我們政府、國家的重視。

導致這些問題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和現實利益的導向。

1、對現代化認識:我們相當多的城市、農村的建設者知道這都存在重大的誤區,認為現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高大上。

2、地方政府的出發點:一是可以騰出土地,增加買地收入和房地產的稅收。二是可以增加GDP,三是可以提升城鎮形象顯示政績。

3、開發商的算計:推平低矮的古村落,建設高樓,可以利益最大化。

4、農民的意願:“你們城市人過的是西方化的城市生活,你讓我保持原生態,我又不是傻子。我也想過你的生活,如果保留原生態能賺錢的話,我還要娶媳婦沒有問題,如果不能賺錢,我還想過你的生活,你為什麼還要過來過我的生活呢?”問得我們啞口無言,我覺得是非常大的一個問題。

古村落保護現在面臨新的機遇,但是一定要有新的思路。

1、文化影響力取決於國力強弱。現在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不是我們,而是西方發達國家,國際文化的交往話語權、文化評價體系都是由西方人制定的,還有傳媒的壟斷全部是西方發達國家,所以我們沒有話語權。

2、國力衰敗的時候:一個國家文化影響力會下降。

3、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4、文化消費時代的到來和軟資源價值的提升,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征,進入中等收入以後,文化、領域等消費擴大了,也就是說,傳統村落、古代建築、藍天白雲、奇石怪山等等軟資源的價值大大提升,所謂硬資源比如煤炭、水泥的價值相對下降,這非常重要的一個轉變。

5、高速公路、高鐵、航空大眾化、移動互聯網的普及。

傳統村落的保護,我們的規劃。

1、古村落一定要有人居住生活。人如果沒有,原住民沒有,那就是一個“僵屍古村落”,最後一定是衰敗的。

2、古村落一定不要中西結合的保護,或者保護一塊,放棄一塊,古村落是一個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的系統環境,一定要系統化的保護。

3、現代技術一定要服從傳統文化。

4、傳統村落如果想生存一定要和大市場對接,別以為國家給300萬就能保護了,3000個億都不夠,一個村落3000個億你也保護不下來,300萬是一種象征,是一種導向,告訴你國家重視了,但是解決不了,需要靠市場。

習總書記講到了要留住鄉愁,我覺得非常重要。在總書記的關照下,我們共和國的四個部局,才第一次把我們的文物保護的資金放到了古代的村落,原來的低價值目標現在成了有價值的東西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但是我覺得這僅僅是開始,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任何一個國家的傳統村落光靠政府保護,從中到西沒有一個成功的,一定要社會的參與,社會不參與,肯定再過二三十年全部消失。

社會怎麼參與?

1、加快傳統村落資源的產權確定。(1)利用股份制劃清村集體與農民家庭的土地產權;(2)允許古村落的宅基地有序流轉;(3)突破本社區流轉的限制,允許城市資本按照市場原則進行買賣。

2、加快培育古村落、古建築的交易市場非常重要,古建築、古村落本身也是有價值的,一定要定量化、價值化、資本化,我說的不是拆了以後定量化,古村落原生態就是一個價值,但是在中國還沒有開始,必須開始,否則你的保護就有問題。所以說,只有古村落有了價值,它才有人保護。

3、加快古建築維修工匠和產業的培育。今天我們開幕會,山西有一個古建集團贊助,我覺得非常好,一定要有相當大量的古建人才,現在我們看到很多非常好的,像山西的印象木場,整個房子沒有一個釘子,這都是工匠。所以說需要國家支持。同時,在國家的支持下,也需要傳統工藝的繼承、傳統建築材料的生產,現在很多地方搞維修材料找不到,因為找遍世界沒有人生產這樣的材料,這就是非常大的問題,你一定要系統的保護,光給300萬根本沒用。

4、如何利用社會資源保護傳統村落?要在前三項的基礎上鼓勵民營資本發展公益性的傳統村莊、活體博物館、傳統的建築博物館,必須鼓勵。他們的保護比你官方保護要好的多,鼓勵社會團體,比如說文化公司、學校、研究機構,購買租賃使用傳統村落,古建築民居,如果真正把它用市場化的辦法解決了全社會都參與保護的話,就應該在這幾項有重大的突破,那我們的保護就有戲了,謝謝各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