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二屆(2014年度)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結果6日揭曉,永順老司城遺址本體保護工程獲得“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
根據老司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2012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啟動文物保護的前期工程實驗。2013年12月,老司城遺址的搶救性保護工程和本體保護工程正式開工,至2014年7月工程順利完成。工程范圍主要包括核心區(即生活區16700平方米、衙署區8520平方米以及這兩個區域以西、靈溪河以東的地域(18280平方米)、墓葬區(15217平方米)、教育區(部分)、祖師殿區(5280平方米)及道路、城牆、排水系統、墓葬、建築基址等。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介紹,在本體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需要破解南方土遺址保護的難題和老司城遺址保護與展示的特殊難題,還要在保護工程中充分闡釋遺址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參與工程的專家通過現狀勘察,科學分析檢測,獲取多維信息,聽取各方專家意見,圓滿完成老司城遺址的本體保護工程。尤其是生活和衙署區排水溝、道路和重點建築基址的保護與修復,獲得評委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