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別墅磚雕:玉山勝境

別墅磚雕:玉山勝境

日期:2016/12/15 1:22:2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磚雕在別墅上的應用,隨著業主對於品位精致要求的提高,加之磚雕獨具的吉祥好彩頭、環保特色及獨特的藝術文化之美,而被越來越多的用於別墅裝飾上。今天,品牌磚雕磚帶當風就帶大家進入磚雕的別墅之旅,親自感受一下磚雕用於別墅上的藝術之魅吧。
    美麗的陽澄湖畔座落著些許精致的別墅,玲珑剔透,仿佛是臥在湖心的一塊寶玉。它不但有現代建築的那份簡約,更有古老建築的那份情愫。
    走進玉山勝境,亭、台、廊、榭、筒瓦、灰磚、山牆映入眼簾,這不就是園林風格的建築嗎?亭、台、廊、榭是蘇式園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這裡,則是具有江南園林設計專家馮小麟先生設計的,故而玉山勝境這篇絕世佳作不僅處處透著江南的靈秀與細膩,而且讓人感覺安心舒適。走過靜默的石拱橋,抬頭望著藍色天幕中那神的檐角,一種幸福感溢於心間。
 
磚雕
磚雕是玉山勝境建築的一大特色。磚雕古建築特有的一種雕塑工藝,它以磚為基本材料,由陶藝、石雕等工藝發展而來,廣泛應用在我國傳統建築中。磚雕是一項精致而又質樸的藝術,最早與磚砌建築混為一體,從而獲得統一和諧的觀感。目前,在我國民間仍完好地保存著不少具有很高工藝價值、藝術價值與欣賞價值的磚雕
 
磚雕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因地域環境的不同,其創作技法、題材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最終形成了風格迥異的磚雕流派。總體上北方體系的磚雕工藝純熟,造型洗練,風格古樸、豪放;南方體系的磚雕技法更為豐富,造型精致層次感強,風格或典雅或绮麗,蘊含陰柔之美。
而玉山勝境的磚雕藝術多屬江南風格,其用料也極為講究,一般采用經特殊技術燒制、擲地有聲、色澤純清的青磚為材料,其制作程序是修磚(以磚蘸水磨平)、上樣(在轉面上貼上圖樣)、刻樣(用小鑿描刻出花紋輪廓)、打坯(先鑿出四周線腳,再鑿出紋,次鑿底紋)、出細(進一步細雕)、磨光(用糙石細細磨光)。在上面勾勒出畫面的部位,鑿出物象的深淺,確定畫面的遠近層次,然後根據各個部位的輪廓進行精心刻畫,局部“出細”,使事先設計好的圖案一一凸顯出來。往往前面的主體采用圓雕,背景采用多層浮雕,中景則采用透雕,層層精雕細刻,窮極工巧。題材則包括人物、動物、花卉、山水以及寓意吉祥的各種圖符,用於建築的門樓、門罩、檐下以及八字牆等部位,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
在玉山勝境,您可以看到“五蝠銅錢圖”,它由五只蝙蝠和銅錢組成。“蝙蝠”諧音“變富”,“銅錢”在古代有“在眼前”的意思,富貴就在眼前,象征著主人美好的願望,對未來的憧憬。當然,您更能看到“富貴花開”、“鯉魚跳龍門”、“雙獅戲球”這些象征身份和富貴的精美的別墅磚雕藝術。
 
木結構篇
亭、樓、廊、榭、池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而廊、亭的制作方法也是獨特與精湛的。廊橋的搭建是純手工的,而且更為吃驚的是,你竟找不到一顆釘子。因為工匠們用的是最古老的方法——木頭榫子。它是連接所有結構的重要環節,所以他的制作要求也特別高,不能差之毫厘,這就要看工匠師傅的絕活了。遺憾的是,現在能做這種木頭榫子的也已經為數不多,所以這種手藝更值得珍藏。
廊、亭的珍貴之處還體現在它的用材上。廊、亭所用的木材是江西地區的圓杉木,這種杉木生長在山上,對土壤的要求特別高,它的耐寒性大於耐旱力。特別的是它具香味,樹中含有“杉腦”,能夠抗蟲耐腐,而且木材紋理通直,結構均勻,不翹不裂,所以它成為園林造景用材中的首選。當然玉山勝境的廊、亭防腐性能很大一部分與油漆的工藝有關。在做這種工藝的時候,首先塗三遍樹漆,然後整個木柱表面都包上麻布,這樣更能保證木材防裂縫的效果,最後一道工序便是生漆光漆,使木柱保持色彩的永久性。木柱下面的圓石叫做石鼓墩,人工打磨而成,材料是珍貴的金山石。目前國家已禁止開采,所以這種石材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您或許會不解的問:石鼓墩有什麼作用?石鼓墩安裝在木柱底部,一是起美觀和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防止雨水季節雨水與木柱表面直接接觸,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

景觀綠化篇
玉山勝境的景觀綠化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個性、博大精深的內涵,勾畫了一幅無與倫比的美麗畫卷,再現了蘇州園林的獨特意境。
修長的青竹葉與青綠如掌的梧桐葉相搭配,形成“梧竹致清,且深院孤亭”的意境。濃綠有光的香樟、女貞與青綠暗淡的榉、樸及多數落葉闊葉樹相結合則顯現出別樣的蔥郁韻味。窗前芭蕉、庭中紅花,都能博得一園之勝。
每戶的圍牆完全裸露的不多,或靠牆建廊,或在牆上開漏窗引納牆外景色的,更有沿圍牆辟出另作小景的天井、夾弄。圍牆上攀附數株凌霄,朵朵紅花隱約於蔓籐之間,綠幕中點綴著點點紅,遠觀如一面彩色的屏障,分外艷麗。不入園門即能體會到園林之風景,真是令人叫絕。
漫步走廊之曲,院落側偶,天井、夾弄等極小的空間中,帶用芭蕉一叢、修竹幾株或天竺憑石等。
結合當地的實際環境,小園無山,便采用盤石配景。局部石筍、假山,景窗處配置一二叢細竹,做成形形色色的竹石小景。可真謂造園必用竹,竹景均有韻,進而印證了那句“無竹不成園”的古話。
因植物具有極富文化內涵,又有良好的觀賞功能,采用植物作為“比、興”的材料是很適宜的。所以玉山勝境的綠化在配置植物時常尋找植物的某些特性,應用於園景。具體手法有:一、選用有吉祥內涵的植物。如栽植合歡可以消除憤怒,忘卻憂愁,豈非美事?故在居室、書房附近尤喜配置。二、取植物名稱的諧音,以比喻某種祥瑞,即所謂“口彩”性的配置。例如應用極廣的喻玉堂富貴的植物:取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同栽於庭院中,或某一局部,除牡丹是取義之外,其余均取花名中的一字諧音湊合而成。但這四種花木花期分列春秋兩季,株型尚不太大,而桂花較耐陰,故同栽一處而相沿流傳了。與此類同的是“前榉後樸”,即大門前,或照牆前,或轎廳前,對植榉樹,後院、後門旁則種樸樹。“前榉後樸”系民間俚語式的“口彩”,前門植榉,祝願子孫讀書能中舉,達到科舉進士的目的;後門植樸,樸,僕同音,後門有僕人伺候。綜上所述,玉山勝境的庭園景觀綠化配置完全融入了蘇州園林的造園理念。如若邀約親朋,共游勝境,豈不悠哉!快哉!
一些以碧桃、茉莉、海棠、月季等春花為主景的空間,更為園內帶來了春的活力,生氣蓬勃地花開滿樹。人在其間走過,常被這五彩缤紛的色彩、欣欣向榮的姿態感染充滿活力。
玉山勝境還運用了其它造景要素,創造出一個“如狹而得境廣”的壺中天地。利用植物不同的冠形、色彩、葉形、高低等變化,引起觀賞者的視覺變化和不同的視覺感受,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結合山石、池水、房捨、亭廊等,用花木或襯托、或掩映、或是芳香襲人的蘭桂,或是晶瑩碧透的蕉葉。觀賞者稍一變換位置,就能看到不同的花木,不同的山池房捨,這便是“步移景異”的效果。
 
一草、一木、一山、一池、一亭、一榭、一雕,細細的筆畫描繪出玉山勝境的妙曼身姿,她俏立在碧湖中央,水波蕩漾,它的身影隨風、隨水印入人們的心間。這就是玉山勝境。。。。。。
 
    參觀完了這一處勝境,大家對於磚雕在別墅園林上的應用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品牌磚雕磚帶當風為國內眾多別墅區設計過磚雕壁畫、門樓磚雕、照壁磚雕,根據別墅的風格用心設計適合它的別具一格的磚雕裝飾,用純手工徽州磚雕的精美生動和立體感為別墅園區錦上添花,提升其品位和藝術文化之魅,獲得了廣大客戶的嘉許。
    經典恆久遠,磚帶永當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