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新聞通報會在寧波召開

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新聞通報會在寧波召開

日期:2016/12/14 21:36:1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2月3日上午,由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鎮海區人民政府主辦,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鎮海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鎮海區九龍湖鎮人民政府承辦,寧波幫博物館、鎮海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協辦的“鎮海魚山•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新聞通報會”在寧波幫博物館隆重舉辦,“遠古的微笑——鎮海魚山•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特展”同期揭幕,向社會正式公布並展示魚山•烏龜山遺址考古成果。
  魚山•烏龜山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河頭村境內。2013年6至9月,寧波市考古所在配合鎮海九龍湖御水龍都二期項目建設開展前期考古勘探時發現;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經浙江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批准,在鎮海區委、區政府和九龍湖鎮政府、管委會等的大力支持下,市考古所聯合吉林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華東師范大學、西北大學、鎮海區文保所等科研機構,先後實施了Ⅰ、Ⅱ兩期搶救性發掘,總發掘面積4350平方米。共發現史前至唐宋時期各種遺跡現象近300處,出土重要文物標本600余件(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魚山•烏龜山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不僅改寫了寧波鎮海區史,將其有人類居住生活的時間由原來的距今兩千多年提前到了距今6500年前,也有力提升了九龍湖的人文內涵與品牌價值,可以說是真正的“鎮海之根”“九龍湖源”。同時,作為目前已知距離海岸線最近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之一,魚山•烏龜山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不僅為寧紹平原古代文化的時空框架與譜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也為我國史前濱海地區的人地關系、環境考古研究提供了標准案例,在社會各界和學術界中引起了重大反響。
  寧波市文廣局,鎮海區委、區政府,區文廣局,九龍湖鎮政府,九龍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寧波市考古所,鎮海區文保所、寧波幫博物館的有關人員,和市、區兩級新聞媒體,中央、省駐甬各大媒體的記者出席了本次新聞通報會。(寧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