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湘桂,一條多情的黃金旅游線

湘桂,一條多情的黃金旅游線

日期:2016/12/16 19:10: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大自然在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帶劃出了一條充滿魅力的黃金旅游線。這是一條有著絕美風景的旅游線,首先進入沅澧蘭的湘西,在這片曾經巫風盛行、與外界隔絕封閉的神秘地界裡,有舉世聞名的張家界裡,雄奇、險峻、渾厚、幽深的武陵源留下了許多生命變遷的痕跡。一座座古鎮樸素自然的鑲嵌在湘西山巒之間,環城的汩汩溪流與城外靜谧幽美的河水相互交織,輕舟騰躍在兩岸濃綠如染的河水間。這充滿天然野趣的湘西,為這條黃金旅游線開啟了激情澎湃的前奏音。
鳳凰向西,過了湘黔邊界,銅仁的梵淨山層巒疊嶂、峥嵘奇偉、再向南就是苗族、侗族聚集的黔東南。“九山半水半分田”,都柳江、舞陽河、清水江三條河流孕育滋潤了這曾經的蠻荒之地,造就了一派詩意盎然、青山綠水人家的桃花源。這是黔東南清新跳躍的過渡音。
過三江、龍勝,直下桂林,“這裡”江做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人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兩江四湖,城市人口聚居的脈絡、輪廓被山水環繞包圍,這裡有翠色招搖、田園牧歌,有古垣深巷、雞犬相聞,有落英缤紛、碧水漫繞。億萬年的流水滋養塑造了麗質天成的克斯特山水。麗江一路逶迤而來,水繞山色,澄明清澈,不失大家閨秀之雍容天成。遇龍河小橋流水,溫婉秀麗,“我坐扁舟隨意看,果然千朵碧蓮花”。桂林山水碧婉柔美的和聲給這首風景交響樂續上了錦上添花的最終音符。






這是一條充滿多彩民族風情的旅游線。線路沿途都是少數名族多元文化聚集地,壯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瑤族,百花齊放。電影《劉三姐》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只要留的嘴巴在,不死還要唱山歌”,這來自於民間日常生活中的樸素山歌將最純真的情感毫無掩藏的宣洩出來,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成為這片碧水青山中永不褪色的民族圖騰。而來自小黃侗寨的侗族大歌更是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宛若天籁的和聲繞梁不絕,成為鄉野山寨中讓人驚歎不已的音樂傳奇。還有,苗族的銀飾、土家族的刺繡、侗家的織錦,風雨橋、鼓樓和吊腳樓,三下鍋、酸湯魚、米粉和姜糖,蘆笙會、姐妹節、三月歌圩,質樸天然的民俗風情以多姿多彩的方式展現著獨具魅力的文化風韻。
這是一條具有浪漫休閒元素的旅游線。鳳凰和陽朔正是兩大知名的小資聖地。“泡在西街”成為一種理直氣壯渾然天成的生活方式,這裡的時間被拉長和放慢,像一杯深紅色葡萄酒蕩漾的酒暈一樣,緩慢、放松、懷舊,同時又有著不可言傳的濃郁。而在鳳凰,您可以將疲憊的身體任意舒展在一個吊腳樓的廊前,守著一壺袅袅的香茶和那一灣幽幽的沱江水,陶醉在“鄉下人”柔軟有恬靜的故土,醉到不省人事。時間流動至此,仿佛溫柔地拐了個彎,就漸漸地慢了下來。
旅行,正是心靈和世界的一次邂逅。浪漫的桂林、傳奇的黔東南、神秘的湘西,我們走過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攀談過的山野村老、河畔幼童,我們和他們的故事,在數年之後,也將成為歷史,雖然這淺談的過往可能隨風而逝,然而,我們仍要感恩,感恩這八方六合的自然造化為我們曾經安排的一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