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武大周恩來故居修繕完畢 已正式對外開放

武大周恩來故居修繕完畢 已正式對外開放

日期:2016/12/15 1:20:1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在武漢大學著名的珞珈山“十八棟”中,有一棟小洋樓曾由周恩來和鄧穎超夫婦居住,在此領導全國抗戰宣傳工作。昨日,按“修舊如舊”原則修繕完畢的周恩來故居正式開放,迎來了首批參觀的師生。

  故居位於珞珈山南麓,庭前屋後被參天大樹環繞,幾條鋪滿落葉的小徑通往山下,十分幽靜,被稱為“恩來小道”。抗戰期間,這裡風雲際會。

  1938年5月至9月,為更好地實現國共合作抗戰,周恩來夫婦寓居於此。在此期間,他組織領導了“抗日活動宣傳周”“七七抗戰一周年紀念”“七七獻金”等抗日宣傳活動,先後在武大作了三次演講,為軍官訓練團授課,並會見了斯諾等國際友人,與各界民主人士、文化界和新聞界的知名人士、國民黨高級將領等商談抗日大計,使這裡有著“國共合作抗日小客廳”之美譽。在他的引導和感召下,不少青年學生奔赴革命前線。

  2001年,周恩來故居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下半年,武大啟動了保護修繕工程。此次開放,故居內“周恩來在武大”專題展、珞珈山“十八棟”專題展同時揭幕,以珍貴的文獻資料再現那段風雲歲月。

  目前,珞珈山“十八棟”全部修繕完畢,將成為歷史文化教育基地。

  鏈接

  1931年,武大在珞珈山東南面山腰上修建了18棟錯落有致的英式洋樓,作為知名教授住宅區,統稱珞珈山“十八棟”,吸引了一批“教授中的教授”的名師鴻儒入住。一年以後,該校又修建了4棟,但這裡仍被師生們稱為“十八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