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洛陽文物工作者周海濤眼中的大遺址保護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

洛陽文物工作者周海濤眼中的大遺址保護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

日期:2016/12/14 21:29:2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隋唐洛陽城九洲池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建設工地上,一派火熱景象。瑤光殿形象初現,小橋、島嶼正加緊建設……望著正在“回歸”的皇家園林,一直奮戰在工地一線的周海濤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欣慰地笑了。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天堂及明堂遺址,漢魏故城宮城核心區等建成並對外開放,隋唐洛陽城九洲池、應天門,漢魏故城西陽門遺址正在施工或即將動工……為解決歷史文化資源“有說頭、沒看頭”難題,近年,我市文物保護工作重點從被動搶救、避讓,轉變為主動保護、展示,一批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已初具規模,原本躺在黃土下的遺址“活”了起來,以“新歷史文化景區”的姿態吸引著中外游客。
  今年41歲的周海濤,是這些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2007年,在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工作的他,被抽調至市文物局工程建設指揮部,從此與大遺址保護展示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隋唐洛陽城天堂、明堂遺址保護展示,到回洛倉、含嘉倉遺址保護展示,再到隋唐洛陽城九洲池、應天門遺址保護展示,周海濤和他的同事們馬不停蹄地忙碌著。
  這期間,周海濤的主要工作是協助項目規劃立項、辦理各種手續,以及負責與設計、施工等單位進行協調溝通。
  周海濤坦言,作為我市首個在原址上重現的園林景觀,隋唐洛陽城九洲池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關注度很高,作為參與者的他既有壓力又有動力。
  壓力在於,文物遺址保護工程與其他工程不同,既要最大限度保護文物,又要突出建築的原有風貌,對建築材料的選用、工藝等都有很高要求,以及需要不停地在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之間奔波對接。
  動力在於,這些項目作為國家大遺址保護展示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和建築團隊均為國內頂尖團隊,社會各界群眾對項目翹首以盼,干起來渾身是勁兒!
  作為國家大遺址保護的重要片區,我市擁有二裡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韓都宜陽故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和邙山陵墓群、絲綢之路、大運河等9處大遺址,密度之高、規模之大、時間跨度之長,在世界范圍內都極為罕見。讓這些遺址“活”起來,是歷史賦予洛陽的責任。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加大大遺址保護、展示、利用力度,以隋唐洛陽城明堂、天堂、應天門和九洲池等重要考古遺址為依托,建設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以“帝都洛陽的盛世記憶、綠色海洋中的慢生活空間”為主題,建設隋唐萬畝生態園林;依托7.5公裡城牆保護展示工程,建設隋唐洛陽城外郭城城牆遺址公園;依托漢魏故城遺址,建設漢魏故城宮城區和禮制區遺址公園;依托回洛倉、含嘉倉世界遺產點,建設古代倉城遺址公園;按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標准,建設二裡頭遺址公園和偃師商城遺址公園……
  連點成線,一個個重要遺址呼之欲出;織線成片,一個“嶄新”的洛陽城讓人期待。
  看著隋唐洛陽城天堂、明堂景區絡繹不絕的游客,周海濤說:“累並快樂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