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博網友@龍騰天下1報料稱:
在趙縣古城牆遺址公園內,好端端的書籍雕塑竟被塗滿簽名,如此做法有礙觀瞻!
據網友@龍騰天下1介紹,他在深圳工作,5月1日他到趙縣古城牆遺址公園游玩,見到這尊書籍雕塑時,他被驚呆了——書籍雕塑被游人塗抹得一塌糊塗。“公園是屬於大家的,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人們的素質有時可以通過這些細小的地方呈現。趙州橋等歷史遺存引來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不能讓這樣的事破壞大家對趙縣的美好印象。公園管理人員應加大管理力度,加強管理措施,保護好游園環境。”
昨日,記者看到,這位網友所說的雕塑形狀是一本打開的書,攤開的書頁上面塗滿了各種字跡,有人在上面簽下大名,有人則寫下自己的心願。“××到此一游、願××和××終成眷屬、希望××有個好歸宿”等等,雕塑基本被塗滿了,有些游人見沒地方刻字,就在別人的字跡上刻下更大更清晰的字。
公共場所刻字留名、信手塗鴉,讓不少人在反思國民素質的同時,也發現杜絕這一行為似乎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即便在國外一些景區,塗鴉的情況也時常可見。對此,有網友總結了游客在景區刻字的三大特點:一是能寫就寫,絕不放過;二是只要一個人寫,就有人跟風寫;三是下手狠,寫了就難擦掉。
國家旅游局此前曾發布《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指出,不在文物古跡上塗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有網友表示,人們在景區刻字就是想留名,既然大家有這需要,景區不妨專門給游人留出簽名的地方,也許能起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