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龍門石窟成中國首個“互聯網+智慧景區”

龍門石窟成中國首個“互聯網+智慧景區”

日期:2016/12/14 11:20:0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龍門石窟:千年走一回


  伊河依然靜靜流淌,盧捨那的目光依然祥和肅穆。然而,走進龍門石窟的游客開始有了從未有過的體驗。全國首家“互聯網+龍門”智慧景區,已經上線運營了一段時間,有著千余年歷史的中國石刻藝術寶庫邁入保護與開發的新時代。

 

  我的體驗我做主


  “龍門石窟新推出的官方服務微信上有個小游戲,上傳照片,就能看到和自己最有緣的那尊佛,這樣的體驗讓人心動。”8月15日,來自山西的張先生說,像他一樣來龍門石窟“圓佛緣”的游客,成了“互聯網+龍門”智慧景區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龍門石窟景區聯手騰訊打造的全國首個‘互聯網+’時代的智慧旅游景區上線,微信‘搖一搖’小游戲、語音導游等,讓游客由走馬觀花式的觀感進入了我的體驗我做主的新階段。”龍門園區管委會主任於迎介紹說。

  “藥方洞始鑿於北魏時期,古時候龍門寺院的僧人,將其收集到的藥方刻在了藥方洞內,以便讓朝聖的香客和附近百姓按病索方,治療疾病。這種樂善好施的洞窟文化,是巨蟹們不容錯過的景點!”這是微信《玩轉龍門之十二星座帶你游龍門》的內容,這篇圖文並茂的微信的作者就是龍門石窟景區的工作人員王棟。他說:“龍門石窟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將‘連接一切’的互聯網思維融入豐富的歷史,更能讓游客聽懂龍門石窟石頭發出的‘聲音’。”

  於迎介紹:“‘互聯網+龍門’上線13天,幫助8321位游客購買了18529張門票,節省游客時間5417個小時。”

  目前,龍門石窟景區的全部票種均可通過微信平台購買,不需要人工檢票,二維碼自助掃描過閘機。漫步景區,打開智能手機連接免費網絡,龍門石窟官方微信服務號各個景點的3D實景地圖、語音導游全程陪伴,有疑問可以隨時隨地找“在線客服”。“活”起來的龍門正逐步實現游客從“觀光”到“體驗”的轉變。

  上海外灘踩踏事件已經敲響警鐘,建立景區流量控制機制規避風險,十分必要。於迎說:“工作人員借助‘互聯網+龍門’微信平台,實時掌握景區各個景點的准確游客量,在人流量高峰期到來前,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應急措施。”

 

  保護與開發並舉


  “越能滿足游客非接觸式的體驗,就越能保護歷史文物”,龍門園區旅游局智慧辦主任史麗華說。“在引入互聯網技術之前,我們不知道游客的喜好,只能一股腦把所有信息‘塞給’游客。”

  史麗華說:“有了雲計算和大數據的龍門石窟,現在割掉了粗暴營銷的‘囊腫’,微信‘搖一搖’小游戲松林拼圖,就是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款科普游戲。接下來,將根據游客來源、消費習慣、個人愛好,個性化地推薦學習書法游、少年科普游、親子游、自然山水游。”

  “‘互聯網+龍門’為旅游產業鏈條的延伸提供了一個好的平台,對旅游產業尤其是遺產類旅游景區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標桿式的借鑒。”洛陽師范學院國土與旅游學院博士曾謙說。

  曾謙還建議說,做智慧景區要小心慎行。文物很脆弱,在鋪設線路等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對文物的保護;做智慧旅游要有學術支撐,學術研究是發掘文化內涵的主要著力點,不能只追求技術的眼花缭亂,但呈現的東西很淺薄,要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把龍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生動地展現出來。

    (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 崔志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